用智慧“点亮”数学课堂

用智慧“点亮”数学课堂

ID:28420200

大小:62.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0

用智慧“点亮”数学课堂_第1页
用智慧“点亮”数学课堂_第2页
用智慧“点亮”数学课堂_第3页
用智慧“点亮”数学课堂_第4页
用智慧“点亮”数学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智慧“点亮”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用智慧“点亮”数学课堂在数学的课堂上,教师总想让课堂教学的进程能按教师所设想的“套路”进行,能一直处于老师的控制之中.教案象一只“无形的手”,我们的老师始终挣脱不了它的束缚,学牛则总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想一致时,教师会兴奋不已,迫不急待地进入到下一环节,教师很少有时间和耐心去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当学生“节外生枝”时,有的教师便千方百计、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有的教师却显得束手无策,只能视而不见……特别是公开课,那是更不能“出半点差错”,甚至,有些教师课前对学生进行“彩排”……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了课堂

2、上最理想预定教案的演绎.这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得不让教育一线上的工作者陷入深思:这样的课堂教学有价值吗?这样的课堂教学有生命力吗?这样的课堂教学会精彩吗?对于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我们的老师是怎么处理的?是束手无策、视而不见,还是采取巧妙回避?或者是有效利用?又该怎样有效的利用呢?教师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随时捕捉新信息,选择有效的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调整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生成性教学.一、耐心倾听,学会捕捉《新课标》指岀: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课堂教学,有交

3、流才会有价值.当学生出现教师所预设以外的答案时,当教师不明口学生的回答时,请不要急于否定,给出正确答案,请你把机会让给学生,让他来解释,而教师则仔细、耐心地倾听.倾听学生的想法,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学牛发言中的不一样的想法,捕捉“亮点”资源,有效利用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因势利导,从而发掘学生的智慧.案例—位教师在教《倒数的认识》时,在学生理解了倒数的意义后,教师让学生同桌互相说倒数,其目的是让他们自己发现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学生兴趣浓厚,说了许多,这时,一个学生说:我说6/8,他的同桌说:我说12/9.这时,老师说:这两个分数是最简分数吗?学生

4、齐答:不是•教师为了更快引出求倒数的方法,急着问:你们把它们化简,再与上面的几组题比较一下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牛附和道:一个是3/4,一个是4/3,正好分子分母调换位置……“6/8和12/9互为倒数”这对吗?这位同学又是怎样想出来的呢?肯定不是将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或许是运用分数乘法的法则,或许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那这些方法跟书中介绍的求倒数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更快、更简洁呢?一个多好的生成资源呀,而我们的教师却没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却没有耐心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却没有捕捉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为了尽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将这一宝贵资源口口浪费T.苏霍

5、母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信息“价值不菲”,那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从而激活其他学牛的思维,迸发智慧的火花,让智慧闪耀光芒!二、灵活调控,学会点化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有些错误是预设的,而有些错误却是“非预设”的,如何来对待错误呢?有的老师拒怕错误,当课堂中出现时,只是以对错判断,然后另请他人,没有加以引导,整堂课展示的都是学生正确

6、的回答,这样,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的问题和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而要利用“错误”这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从学牛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灵活调控,学会点化,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让错误发挥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案例二在一次公开课中,在解决“由于停水一周,居民到附近的水井挑水喝,小珍家一周的前2天挑水180千克,后5天挑水380千克,这一星期平均每天挑水多少千克?”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有许多

7、同学列了算式(1804-2+3805)一2,于是我就让学生先展开讨论,再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意外的是只有三四位同学认为(平均数1+平均数2)十2是错的,其他的人都认为这种方法是对的.该怎么办呢?那么多的同学都赞成这种做法,这可不是我预设的错误呀!我该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资源?我又该如何促成更有效的生成呢?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个现场“模拟实验”呢?我让两位同学上台,每人拿5支粉笔,举着,接着,我又叫另4人上台,平均每人拿2支粉笔,举着.现在,要求他们6人平均每人拿几支粉笔,怎么求?方法一(5X2+2X4)4-(2+4)=3(支)方法二(

8、5+2)十2=3.5(支)我还是没有急于评价,而是问:哪种方法是对的,你能通过哪些方法说明你自己的想法?注视着台上六位同学手中的粉笔,学生心中已经一目了然,并争着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