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错”载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

“融错”载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

ID:3130386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融错”载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_第1页
“融错”载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_第2页
“融错”载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_第3页
“融错”载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_第4页
资源描述:

《“融错”载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融错”载过万重山,柳暗花明又一村  数学课堂上不仅是师生对战的“战场”,也是师生出错误的场所,更是纠正错误的阵地,作为教师,教学中难免有错误出现,要允许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师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把课堂上的错误资源化为教学的巨大财富,把错误融入教学,化腐朽为神奇,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在“融错”的课堂上,善用、巧用错误资源,会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并散发流光溢彩。  一、错中求“智”,弄“拙”成“巧”  在北京市评优课上柏继明老师的一节评优课《圆的认识》让所有老师大加赞叹。谁能知道在紧张的教学过程中,柏老师的

2、板书出现了问题。板书:“在同圆中,直径是半径的一半”时,板书缺少一个“同”字,这样写同于犯了科学性错误,怎么办?柏老师将错就错,急中生智问:“请同学们仔细看板书,看谁能发现什么?”半分钟后学生陆续的提出疑问:“不是在圆中,是在同圆中。”“如果不是同圆中直径和半径就不是2倍的关系。”……同学们发言激烈,情绪高涨,看样子都学会了,柏老师趁热打铁:“这样重要的字我们一定要记住,为了与其他字区别,我用一个红粉笔把它补上吧。”是老师的“差错”撞击出了同学们思维的火花,使更多的同学更快地走向了“正确”。一个失误在教师的机智中化解,一次马虎让学生的记忆深刻,精彩的融错过

3、程成为永远的记忆。这样的“失误”4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是经常运用。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每一处自然的生成,都会让学生有所发现,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成就老师个人教育智慧的契机。教学过程不断在宽容,信任,鼓励,探究,合作,思考中完善它的教学效果。  二、错中求“值”,挖掘教学教育的价值  课堂上的差错需要教师练就一双“慧眼”,敏于捕捉,善于发现差错背后隐含的教学价值,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在错误中探究……  《轴对称图形》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

4、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中完成教学活动。  上课了,学生的回答让我有所触动。  师:观察下图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1: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学生2:平行四边形有四条对称轴。  班级同学已经在争执不清了,30双眼睛看着我,等着我的肯定。我想既然同学们对此争执不休,对错已经不重要了,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探究的机会吗?  师:到底是2条还是4条或者是其他的答案,口说无凭,你们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  生异口同声的说:能。  师:那就以

5、小组为单位,研究研究吧……4  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是着眼于对还是错,而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短期价值还是长远价值!点滴细节中错误的想法,虽然有时会打破你的教学预案,但是融错后你会发现这样的过程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减少理解的错误,同时也锻炼老师的教学机智,以及教学的灵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课堂更高效。  三、错中求“实”,因“矛”找“盾”,找错,议错,辩错  三年级上册中《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特征》教学的着眼点不仅仅关注学生有没有理解周长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新知,从而发现求周长的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引导同学借

6、助已有的图形周长的意义,理解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中学生总结了许多方法,(1)长+长+宽+宽、(2)长+宽+长+宽、(3)长×2+宽×2、(4)(长+宽)×2,可是在实际计算中,往往第四种会出现长+宽×2,错误率非常高,究其原因不是因为他不懂,而是喜欢用这样的算式解决问题,以至于经常丢了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所以出现问题后我问:如果你这样写,你的结果是多少?你是先算什么?现在的算式你认为能解决周长的问题吗?学生通过观察,反思,大彻大悟,以后的犯错率机会几乎为零。4例如:(1)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周

7、长是多少?(2)用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大正方形,剪成4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在(1)的计算中学生是直接把边长看成4厘米计算周长。(2)学生是用4除以4得到边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呢?看成4厘米应该是什么形状?班级内展开讨论,设计方法解决问题。出错的问题是对图形的特征和周长的意义没有渗透,缺少形象思维。教学时,师生一起用4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在一起,让学生反复感知正方形边长的变化,对于剪开的4个,就用拼接好的再现剪开成四个的过程,反复操作,反复感知,手脑并用,完善学生的记忆过程和问题的解决的过程,“矛盾”解决了,学生们也走出了疑惑。  作为一个教

8、师,如果我们把教师和学生宝贵的差错作为需要攻克的“城堡”、资源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