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30077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新课标的理念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入践行,也是对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完善。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高中语文课堂并没有融入新课标的理念,一方面是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不够深刻,另一方面是不能将新课标与课堂教学有机联系起来。 一、情境教学,体会语言之美 语文教育应该是“明象”的。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夫之说:“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可见,语文教学需要一种情境性思维,教师通过创设与文本内容相契合的相关情境,
2、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潜心会文。 譬如,在理解文本意蕴时安排“入境”。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所传达的诗人的复杂情绪时,先投影《定风波》“一蓑风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指导学生浅吟低唱,课堂气氛沉郁跌宕;一曲《平沙落雁》古筝曲中,教师进行深情阐述;引《苏东坡传》中《苏东坡突围》的精彩语段,让学生体悟本词寓含的愈挫愈奋、旷达洒脱、外儒内道的积极人生态度。 采用多种手段创设语文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思维,促使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更好地体会母语之美。5 二、引进网络教学,延伸课堂知识 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网络教学资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样化、活
3、动的交互性使高中语文教学面临新的挑战。网络在高效课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是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一个优秀的课件设计可使教学事半功倍,教授《琵琶行》时可补充欣赏《步步高》、《二泉映月》、《十面埋伏》,并分别写出乐曲特点,以更好理解白居易“常物设喻”的高明手法;训练习作《魅力》时,投影各类图片,让学生围绕核心词找“魅力”,如妈妈的老火靓汤、林丹的沙场决战、微笑的蒙娜丽莎、迷人的巴黎夜色……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那好几年不变的教材,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句章尽收眼底。 三、优化课堂
4、提问,活跃课堂气氛 精心设计的高质量问题能引发深入思考。问题宜少不宜多、宜粗不宜细、宜宽不宜窄,最好能纲举目张、唤起共鸣,引导迁移、链接应用,激发生成、开放创新。如《沁园春?长沙》设计提问:古人多悲秋、怨秋之作,为何毛泽东笔下之秋却“与众不同”? 有人戏称教师是“职业提问家”,而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对课堂提问有正确的认识。课堂提问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同时考虑,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问人之所未问,发一问带动全文,促进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从敢于提问到善于
5、提问,就是探究能力增强的表现。5 四、完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在被动地听教师讲课,而且一般教师很少会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进度,但是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讲却十分不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比如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让学生分小组,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开展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和探究。而且
6、通过学习,小组之间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集体荣誉感的推动下,积极发挥自己的潜力,并最终形成对所研讨知识的深层次掌握,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形成了,学习的思维能力也会随之而提高。 五、挖掘教材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5 语文,是一门知识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增加人文精神的融入,对于丰富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有重要意义。为此,语文新课标中,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其实,只要教师能够用心地挖掘,高中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可以使学生在学到相关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精神。比
7、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我们在欣赏作者描绘的风光秀丽的江南的同时,更感受到那里的淳朴的民情,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诚、纯洁的爱,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同时,我们可以通过教材中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美德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语文,让学生学会使用语文;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领略语文的人文价值,培养学生涵养丰富的人文精神。当然,这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内容更加深刻的把握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更好地实现。 六、理论与实践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