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传统司法中民本思想

浅谈我国传统司法中民本思想

ID:31284637

大小:61.0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我国传统司法中民本思想_第1页
浅谈我国传统司法中民本思想_第2页
浅谈我国传统司法中民本思想_第3页
浅谈我国传统司法中民本思想_第4页
浅谈我国传统司法中民本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传统司法中民本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传统司法中民本思想摘要: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官方意识形态,它维系了几千年的统治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封建社会中的官员们大都承袭相传,他们在提狱裁讼中体现出的民本主义情怀,亦值得后人学习。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利益多元化导致矛盾滋生,司法官员若能多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譬如以民为本的官德修养,宽怀为民,公正司法,必能构建一个以辩冤白谤和定纷止争为目标的司法制度,而这些对构建和谐社会利莫大焉。关键词:民本思想官德修养判词说理前言中国法律传统自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之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统

2、治思想,儒家学说也成为法的指导思想,自此中国法开始了法律道德化和对司法官员的民本关怀和官德情怀教化的进程,并逐渐形成中华法系的特征,即法律与道德一体。自春秋决狱,引礼入法之后,儒家伦理渗入到中国传统法制中,中国法以“一准乎礼”的法律原则和“德才兼备”的司法官僚体系为特征。中国封建社会在清末科举制废除以前,科举考试是各阶层人群进入到统治阶层的通道,统治者借由科举制度为政权选拔符合正统理念的人才来治理社会,即他们不仅要帮助皇帝统治天下还要肩负着帮助皇帝教化民众的责任,于是就为此设置了统一的选拔标准。这个标准的第一要义是做官要有官德,所谓“身、言、书、判”样样俱佳,熟悉并掌握儒家的

3、正统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只有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儒家伦理大义的读书人方能践行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而传统中国的行政司法不分,治理社会的决策者兼理行政与司法职能,最终那些饱读儒家诗书并进入统治阶层的读书人,就需要不断的在社会治理的实践中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儒家知识兼律令,并以此为裁断争议、定纷止争的知识,践行自己心中正统儒家理念中所倡导的以尊卑、位差关系为基础的正义与秩序的理念,并将之不断的运用到具体案件中去,进而借由司法权力的导向作用强化这一理念。孟子说过,“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最终还是借助人的因素一一主要是司法官员一一来实现立法思想和统治理念的,在科举

4、制和行政官员行使司法权的境况下,司法官员自觉地将儒家的民本关怀观念复制强化的过程,也是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形成儒家伦理法制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而言,观察传统司法中处理具体案件的过程和结果便成为管窥中国传统司法中司法官员民本关怀官德的一个窗口。①案例是一个国家法制状况的具体展示方式,判决书则是具体案件公示在人们面前的主要载体,其中的判词及说理,则充分体现了司法官员的学养水平、道德品质和法律技术的高低。在传统中国社会,作为案例表现形式的判词最直观地展现了国家的司法官在处理具体纠纷时所采用的治理理念和体现出的道德素养。汪世荣先生在其《中国古代判词研究》中指出:"判例在中国古代的特定时期

5、是独立的法律形式,具有规范作用。中国古代实行因案生例的判例法制度,司法官吏在其司法活动中针对具体案件的裁判,认为应该通过该案总结、创制出特定法律规范时,便在判词中附请定例。封建最高统治者以上谕的形式,在对该案作出批结的同时,可以概括出具体的法律规范,遵照实施。由例优于律的法律原则决定,判例法具有优先适用的特点。判词是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古代判词的形成来看,司法活动推动了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司法状况与水平。中国古代判词反映了特定的社会与国情,反映了治人与治法的相互关系规律。"②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研究古代判词可以管窥传统司法中的民本关怀和官德修

6、养。清代判词代表了中国古代判词的最高成就,本文通过对清代名吏施世纶的一道判词评析说明以上观点。一、判词“案犯宿介:重蹈盆成括杀身之覆辙,获得登徒子好色的名声。……祸自天降,终于受酷刑,差点丧命;孽由自作,几乎砍掉脑袋,不得复生。翻墙钻洞的淫行,固然玷辱书生名声;李代桃僵的误会,也真难消心头冤气。责打可以稍为宽缓,抵他已受的苦刑;秀才姑且降为童生,给他自新的出路。”'‘至于毛大这人:刁滑无赖,市井凶徒。……风流道上竟然出这种恶魔,温柔乡中怎会有如此鬼鹹!即将该犯暂首示众,以快人心。”“至于胭脂:尚未许嫁,已达婚龄。以月里嫦娥之貌,自应有郎如美玉;似《霓裳羽衣》之姿,何愁藏娇无金

7、屋。……父亲死在刀下,可爱的美人成了祸水。幸而尚能自守贞操,终于白璧无瑕;虽然陷入牢狱之灾,还可重归闺房。拒绝非礼的行为,其情可嘉,还是清白的情人;掷果潘郎的心意,其愿可遂,也是风流的雅事。仗仰县官,担任媒人。”③二、基本案情以上判词说的是清代山东东昌一个卞姓牛医老年得女,十分疼爱,取名胭脂,十五岁仍待字闺中。有一风流寡妇王氏住其对面,王氏欲把胭脂许配给街坊鄂秀才并怂恿胭脂私下约会鄂秀才。王氏与书生宿介有奸情,便把替胭脂做媒的事告诉宿介还让其带话给鄂秀才。宿介也是色鬼一个,早就垂涎胭脂的美貌便打算冒充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