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ID:3127985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突出教学重点,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理解;使思想教育更直接、更形象;培养想象,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25-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也被应用到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在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下,信息技

2、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正在逐步深入。特别是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感触颇深,下面就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1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整合的必然性4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学科。语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眼、耳、口、手等全部感官,最大限度投入语文学习,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习到尽可能多的知识,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多媒体技术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

3、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  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含义深刻的课题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一课时,我向学生展示一幅“海燕在乌云翻滚、雷电闪动的天空中搏击”的课题图,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学习《理想的阶梯》一课时,我制作了《理想的阶梯》的课题画,课题画中形象、直观的阶梯通向那象征理想的蓝天、白云,

4、这样就使枯燥的议论文变得生动有趣了。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声形并茂的优点,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了最佳的求知态度,能积极主动地把兴趣、注意力投入到学习中。  2.2创设情境,怀情而教  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通过多媒体使用就能达到激发学生情感的目的。多媒体技术中的配画朗读、配画音乐,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使动态的图画更具有吸引力。音乐在教室中弥漫,学生入情入境。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动情的语音传入耳鼓,优美真切的图画映入眼帘,定会使学生怦然心动,激起情感。这种意境、情感与课文相通,更能起到教育的目的,使每一篇文章的作

5、者所创造的意境通过音乐、图画传递作者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学生的情感被激发,那么智慧之门也会随之打开,使学生在情感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最终达到“4教是为了不教”、“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效果。  2.3易于理解课文,降低教学难度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蕴含着教师创作的心灵之火、智慧之花,是教师博采名师之长,创自己之优的劳动结晶。每一课件中教师充分利用作品中“意趣”这一内蕴力,催动学生在领会和接受活动中,由“入乎其内”到“出乎其外”,使学生能更深一层地理解课文的“意”,让学生从感情的体会过渡到理智的接受,让学生理智

6、地产生“悦态悦神”的审美领悟效应,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例如,学习《故乡》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造成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不同的根本原因,我将少年闰土的英俊、机智通过动感的捕鸟、刺猹的图画来体现,与中年闰土的木偶人的刻板画相对比,如此生动形象,学生自然领会作品中对比手法的意义及社会因素对人的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起了突出重点、降低教学难度的作用,学生更易于理解。  2.4使思想教育更丰富、更形象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寓思想教育于课堂,使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学生往往讨厌刻板的说教式教育,厌烦教

7、师们的严肃面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善。例如,在《理想的阶梯》中贯穿的理想教育,笔者是通过配画诗《理想》的朗读,配画文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联系保尔的形象,插入杂文《保尔不朽》的朗读来完成理想教育的,整个课堂没有一句说教式的语言,而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来完成的,学生无不心服口服。这样就使思想教育更丰富、形象。4  2.5激发情愫,产生写作欲望  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培养学生从听到说,从阅读、理解课文到运用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可以带动学生从身临其境的感知、领会中过渡到

8、图画的解说,由对课文的理解过渡到学生自己的口、笔头作文训练。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愫,产生写作的欲望。例如,在《展开想象,拓宽思路》的作文课中,笔者就借助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希望工程”、“环境污染”、“战争”等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