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5848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以“点”导学,让语文课堂更有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点”导学,让语文课堂更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反思现在的语文课堂,更多的是老师琐碎的讲解替代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如果在教学中,能用智慧解读教材,优化教材,找准一些“点”,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就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一、提出质疑点揣摩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能激起学生追根究源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如在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来质疑。学生提出了“大作家是谁?”
2、“小老师是谁?”“大作家为什么会有小老师?”等问题。通过学生的质疑,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阅读期待”,激发了他们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前两个问题,学生打开书一读,就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很显然,第三个问题成为了这节课师生共同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探究文本的好奇心也越来越浓了,就能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向纵深理解文本。 二、抓住关键点品析 我们的课文中,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4的关键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这些关键词句,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阅读教学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点,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点来教
3、活整篇课文。 比如在教学《梅兰芳学艺》一课时,我抓住了“勤学苦练”这个词进行教学,这个词比较抽象,如何才能让二年级的学生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呢?我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紧盯”“注视”“常常”等词语。先让学生说说这几个词的意思,然后播放鸽子飞翔的视频,让他们选择一只鸽子体验,像梅兰芳一样“紧盯”和“注视”,从而结合实际体验感受到梅兰芳练眼睛的“勤、苦”;最后结合“常常”他们想象梅兰芳练功的情景。这样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形象便在学生的头脑中丰满、生动了。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析,我们体会到了蕴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体会到了语言文字无穷的魅力。因此引导学生抓住
4、课文中的关键点,使学生真正理解文章蕴含的深刻含义,是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三、扣住情境点感悟 我们的语文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积累,会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让语文课堂更有活力。 如《水》一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水会比什么珍贵?然后创设情境,借助一组组图片把学生带到了干旱缺水的现场。干涸的土地,人们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欲哭无泪,愁肠百结的画面让学生们心灵受到震撼,充分体验到了缺水带来的艰难。接着再研读文本,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再次
5、感受干旱的氛围、炎热的滋味、缺水的痛苦,最后引导学生用“这里,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练习说话,学会表达,加深对“缺水”4的认知。 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扣住“情境点”,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拥抱语言,为培养学生对课文优美形象、深刻意蕴、丰富情感的欣赏能力,给学生感悟语言情感提供了依托,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语言得到发展。 四、捕捉空白点延伸 在文本中隐藏着许多与文本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者没有直接写出的内容,这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空白。 《大禹治水》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6、的故事。课文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我抓住这一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禹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情景:禹第一次路过家门时,他的孩子正在嗷嗷待哺,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禹第二次路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蹒跚学步,这时他又想些什么呢?禹第三次路过自己家门时,他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这时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展开想象,一句句感人的话语中,禹一心治水不顾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也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心中,学生对大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富有内涵,作者的遣词造句“淡中藏美,平中见奇”,如果我们能把握教材,找准一“点”,围绕这点,巧妙点拨,相机诱导,在
7、教学中教给自主探究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小语课堂成为一个洋溢欢乐、充满智慧的课堂。4 (作者单位:滨海县东坎实验小学)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