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378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强化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强化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 摘要: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心理训练,稳定运动员的比赛情绪,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几种比较可靠的心理训练方式,旨在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 关键词:心理训练;运动员;比赛能力 运动竞赛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运动员通常都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比赛发挥失常。稳定运动员的心理情绪,强化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不仅可以快速提高运动员的发展水平,而且有利于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成长。 一、恢复体力和脑力的心理训练 1.肌肉神经放松训练 运动员肌肉和神经放松训练的
2、最佳方法是快速“小睡”状态。运动员可以静坐下来深呼吸,全身做放松动作,进入睡眠状态。这种心理通过放松肌肉,调节意念,减少运动员的能量消耗,摆脱各种杂念,稳定情绪。 2.转移注意力训练4 竞赛前后的体力、脑力恢复措施有所不同,前者须用运动心理学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运动员比赛前,由于精神高度紧张,休息不好,心理负担过于沉重,担心自己在比赛的过程中失败或者出现意外状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赛前的运动体力不支,没有达到最佳的比赛状态。因此,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在赛前参加适当的休闲娱乐活动,放松心情,消除因比赛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3、教练员或者朋友应该主动与运动员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安排运动员和他们的家人相见或者让运动员短期休假,转移紧张的注意力。 3.提高睡眠质量 运动员在睡觉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睡卧习惯,选择最佳的睡眠姿势,适当变更个别动作,不受外界的干扰,自我控制,主动睡眠,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4.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 很多运动员的运动技能不高,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肌肉训练不足,而是因为智力水平的差异,缺乏良好的运动心理素质。因此,要想提高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可以采用回忆技术动作的心理训练方法,加强对运动员的运动思维训练
4、,运动员可以先静坐下来,闭上双眼,放松神经和肌肉,再系统地回忆自己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所学的技术动作,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肌肉感知的正确度,努力形成动力定型。 二、消除紧张情绪的心理训练4 一方面,运动员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增加自己的实战经验和比赛技能;另一方面,运动员因为适应不同的比赛环境和比赛状况而逐渐降低自己的紧张情绪,最终恢复正常状态。因此,教练员应该针对运动员的自身条件,开展相关的比赛活动,鼓励运动员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适应不同的比赛场景,帮助运动员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消除紧张的比赛
5、情绪。教师还可以经常让运动员参加模拟比赛,有意识地制造一些运动条件,进而引起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在模拟比赛的过程中,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能力,学会自我调节,并将这种心理训练技巧运用到真实的运动比赛中去。 比赛中,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可以缓解运动员的紧张情绪,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想想平时生活中发生的愉快的事情,等到运动员的情绪恢复平静之后,再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中去。心理训练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对要针对每个运动员的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来转移紧张情绪,让运动员既能在比赛中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又能发挥最佳的比
6、赛水平。 三、情绪对比的心理训练 情绪对比训练方法是指让运动员时刻回忆起自己紧张的比赛场面,非常复杂、困难且危险的运动技术动作,从而引起运动员消极的紧张情绪,这种心理训练方法重复实施之后,运动员的紧张情绪一般就会达到一定的强度,此时运动员再回忆起自己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之后的兴奋、欢呼情景,就会主动地用积极的情绪抵消消极的情绪。当然,运动员还应该与注意力集中训练和放松性练习等多种心理训练方法相配合。虽然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件比较复杂和困难的事情,但运动员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自我调节,自我暗示,调动自己内心的意志力。
7、这种训练的方法必须反思实施才有效果,运动员要学会使用这种方法,才会在比赛之中保持稳定的情绪。 四、增强竞赛信心的心理训练4 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应该认真分析自身在比赛中的优势和劣势,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端正比赛的态度,树立比赛信心。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赛前谈话时,应该符合实际,突出重点,论据充足,给运动员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指导,增强运动员的比赛信心,达到激励的目的。这种心理训练方法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帮助运动员走出误区,准确认识自己在比赛中所处的地位,了解自身的能力和不足,取长补
8、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赛出自我,赛出风采。 参考文献: [1]李友良.CUBA男子运动员心理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05. [2]吴伊静.吉林省射击运动员专项心理能力的构成与评价[D].吉林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3]林圣彤.从体育传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