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 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课堂观察 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ID:31273013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基于课堂观察 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基于课堂观察 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基于课堂观察 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基于课堂观察 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基于课堂观察 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课堂观察 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课堂观察提升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记时器、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从而对其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发展的课堂研究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可以让教师通过观察他人的课堂进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观察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1]本文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这两个维度,就教师的课堂提问的效度

2、进行课堂观察分析,从而为提升课堂问题的效度提供一些思考。  一、统计问题的来源,促进教师从“去问题教学”向“问题性教学”转变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归宿,引起学生学习的问题从哪里来?通过学习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思维火花,从而使学生有深度的思考和探索,这样的“问题”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表1课堂问题来源统计表  (用画“正”字统计每一时间段的问题数)  表1是在听一节生物课――6《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堂观察实践中设计使用的观察表。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数(包括

3、追问)共有32个,而学生的问题数为0。通过分析发现,教师没有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只想着如何把自己设计的问题讲完,这就是现在比较典型的“去问题教学”。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应试教育”功利占主要地位,只想让学生掌握一些结论性的知识,只关注学生暂时的成绩不关注学生后续的发展。第二,教学观念没有改变。“问题教学”成了一种“口头上的新理念,实践上的老一套”,教师只想着自己去设计问题,然后把自己设计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启发和引导从学生那里得到准确答案,教师便心满意足。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创造时间和环境让学生

4、提出问题,把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自己问题教学课堂成败的关键,要把鼓励学生提问题落到实处,尽快完成从“去问题教学”到“问题性教学”的转变。  二、关注问题的预设,提高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目前教师在课堂上提的大多数问题都是课前预设的,那么问题的预设是否是对标志教学结构和方向的关键性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准确而清晰地表述问题?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深层次的思维?都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  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课堂观察实践中(表1),教师的提问12个,追问的问题20个,合计共提了32个问题,在设计

5、问题时,存在预设的问题不精致、难度大,学生无法回答的现象。如问题2“基因怎么变?基因何时变?”连续喊了两个学生,结果都一脸茫然,于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教师又帮助学生复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冲淡了本节课的重点)。又如问题4:“6你能得出基因突变、基因结构、密码子、蛋白质、性状之间是什么关系?”(教师的设计意图是想让学生明白基因突变后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但学生在基因突变的新授课时,是无法回答出这样复杂的关系的,于是教师又帮学生复习了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耐心地提出新问题引导,

6、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学生终于有了感悟,答出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被提问数量不断增加,成了“满堂问”的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从一个极端(满堂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这种“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从形式上看似乎学生参与了教学,但在本质上还是一致的,都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当然,这样的提问也就不能激起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因此,课堂提问的数量要确保适度,一方面要抓住知识的关键和

7、本质,能用一个问题解决的就不用两个,能直切主题的就不必绕弯子;另一方面,教师提问的时机要恰当,要问在关键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提问,切忌“满堂问”的提问方式。  三、改善问题的理答方式,促进问题的动态生成6  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课堂观察实践中统计(统计表见表2),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无应答4次(占14.3%),集体回答15次(占53.6%),学生个别回答8次(占28.6%),小组合作讨论1次(占3.6%)。师生理答的方式:教师自答共有12次,打断学生后自答4次,重复学生答案6次,鼓励3次,但在课堂评价上,课堂评价只

8、有6次(其中教师评价6次,学生自评0次,互评0次),结果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没有实质性的课堂参与,也没有问题的生成。  出现此结果的原因是:第一,教师在课堂上总想把问题设计得完善一些,再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少犯错误,于是教师是娓娓道来,学生是听和记,只见知识不见人,达不到课堂问题启迪学生思维的作用,所以学生经常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