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课堂生成资源的几点思考

对英语课堂生成资源的几点思考

ID:3127151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对英语课堂生成资源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英语课堂生成资源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英语课堂生成资源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英语课堂生成资源的几点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英语课堂生成资源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英语课堂生成资源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应该是不断更新的,动态的,主张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不仅能“善待”意外事件和信息,生成超出原设计方案的新的教学过程,而且要使课堂上“涌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课堂生成有价值资源  一、理论基础  预设即预先的设计,是指课堂教学前的准备。生成是指课堂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学方案的设计应该是不断更新的、动态的,主张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在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过程,教师

2、要重视这些生成的资源,不仅不排斥课堂上呈现的非预期现象,反而把这些意外的事件或信息视为“资源”,采取欢迎的态度,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促使它们生成有效、有价值的课堂资源,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产生真实有效的教学效果。教育学者叶澜指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上要考虑师生双方的活动和形式,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和弹性,使教学在其基础上,不断重组、生成,从而推进课堂。  新课程理念要求英语教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力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笔者经过教学实践研究,认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并采取相关的教学策略促使英语课

3、堂生成更多有效资源。4  二、对课堂生成资源的几点思考  1.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并不轻视预先设计和准备的作用,只是设计和准备的着力点不同。这种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精心预设,充分预设,科学预设,弹性预设的前提下树立“课堂资源”意识,教师的设计和准备的重心是放在如何充分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在课前的真实状态、如何解读课程文本和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以及根据学生的了解尽量使教学目标适应学生。同时,新课程呼唤课堂的生成。余文森教授指出,学生的认知是在课堂的生成过程中加以构建的。叶澜教授也强调:“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

4、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面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所以英语教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合理地把握预设与生成。  2.在教学过程中,“善待”意外事件和信息意味着教师要用思维空间较大的开放式问题,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促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研究,使课堂上“涌出更多更有价值的资源”。资源生成的目的,又是为了有超出原设计方案的新的教学过程的生成。因此,开放式问题、情境和活动为生成铺平了一条道路。比如,课堂教学氛围的渲染,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开放式问题的提出等必将促使课堂生成大量的资源。  3.师生之间的有

5、效互动是课堂生成有效资源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要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学生带着已有的经验是教学的“基础性资源”,学生已有的差异是互动中不可缺少的“互动性资源”,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状态和行为是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4。即使是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错误,只要巧用,也可能成为宝贵的资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生成,引导生成,促进生成,拓展生成,不仅要成为学生资源的激发者,而且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重组者和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4.形成性评价是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充分利

6、用这一工具整合课堂资源从而促使课堂生成“有价值”的资源。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评价手段和学习方式,其终极目标是通过确认学生的潜力,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并对学习过程实现有效的调控,同时培养合作精神。课堂生成的本质和价值取向的着眼点是有效教学,只有“有效”地“生成”,才能发展学生。面对课堂生成,教师可通过形成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评价的激励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性和实效性等原则对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合理地评价,捕捉动态生成的有价值的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进程,避免漫无目的的生成,如在一些

7、无价值的问题上进行纠缠等,真正做到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  三、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要求教师既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叶澜教授特别强调:“我们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教师应尊重生成,引导生成,促进生成,拓展生成。对于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予以鼓励、利用;对消极的、互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得以“归队”,使之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只有这样,英语课堂才有教与学的“升华和精彩”。4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2年12月19日第一版

8、。  [2]叶澜: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3]叶澜: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