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解读

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解读

ID:3127009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解读_第1页
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解读_第2页
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解读_第3页
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解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解读  2008年我市全面启动推广洋思教学经验的课堂教学改革。2010年,教育局领导引领教研人员和学科教师一起研究提炼适合我市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学习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反复研究物理课程标准,努力探索物理不同课型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研究的课题《初中物理“引、研、结、用”教学法实验的研究》也已被列入“十二五”省级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实施“引、研、

2、结、用”教学法,便于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行为的取向上有所选择和侧重。方法研究的过程,是将教学中无意识的经验和行为进行有意识的提炼,进一步明确教学内容的取舍。其实质就是力求通过教师深入的“教”促进学生最优化的“学”。  一、引――研究“引入、引领、引导”的策略  以“讲”为主要形式的课堂,常常有教师念这样的“苦经”:辛辛苦苦准备课,满腔热忱上讲台,但学生听课时却提不起精神,甚至有厌倦感。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以讲解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师越体会不到付出后的喜悦和快乐,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体会不到做教师的幸

3、福。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以促使学生自主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教师只有巧妙的“引”,学生才能更深入有效的“研”、精炼准确的“结”、灵活多角度的“用”。“引”4的技巧最能反映和锻炼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效的“引”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趣味性  初中生自制力、自我调控能力较弱,而兴趣在左右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上又至关重要,因此教师最好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经验、体会和身边素材入手,了解学生的兴奋点,找准知识研究的切入点,从中发现问题或引出问题,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愉快

4、地进入到物理学习情境中。  2.递进性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准方向及切入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策略。教学中尤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搭建好每一个适合学生的学习台阶,使学生的学习更科学有效。  3.简洁性  只有简洁的“引”,课堂才能紧张、和谐、流畅和高效。  4.深入性  只有深入的“引”,学生才能在“深”处探究,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发现,才能培养刻苦钻研的意志品质。  5.示范性  师生配合的默契度,学生思

5、维的活跃性、做题的规范性等方面,都需要教师严谨、细心的示范引领。  二、研――经历“研读、研究、实践”的过程  自主深入有效的“研”4是学生整体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导学案、实验、媒体等素材,进行独立研读、实验研究、合作研讨、实践拓展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不断体会、感悟和发现。要关注学生的习惯、态度和情感,促进全体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独立研读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实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

6、动手的意识,形成一定的实验、操作、搜集、处理信息等科学探究能力;合作研究获得物理体验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实践拓展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物理知识,实现物理和生活的有效链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和帮助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研”的过程中感受快乐和成功。  三、结――提升“深化、总结、评价”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质疑、讨论、更正、归纳、总结等多种形式,深化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形成概念、公式、规律、原理等,引导学生构建起物理知识体系。学习形式可以是自编习题、设计知识网

7、络图、讨论评价、学生自结、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教师评价及学生互评等;内容上可以有过程总结、课时总结、单元总结、系统总结、学习反思等。这样的训练引领可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提升总结归纳能力,促进学生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整合多种信息资源,调整学习行为,进行主动有效的学习。学生深化总结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好示范、点拨、更正和规范,更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信心、鼓励和方法指导,从而使学生逐步达到能够准确严密地“自结”,并在自我提升中增强自信心。  四、用――开发“应用、拓展、实践”的领域4  学生的“用”是对知识内化

8、和深化的过程,是教和学的终极目的。课内的“用”是以当堂训练为主要形式,当堂训练的内容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力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还要适当伴有学生互查、互批、互评环节。教师要适时巡视、鼓励、指导,帮助学生做到“堂堂清”。课外的“用”是对课内知识的提升和延伸,也是学生个性发挥、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课外延伸内容的布置要注意趣味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选材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深度和广度,照顾全体并适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