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优化计算教学

巧用问题优化计算教学

ID:31264940

大小:60.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巧用问题优化计算教学_第1页
巧用问题优化计算教学_第2页
巧用问题优化计算教学_第3页
巧用问题优化计算教学_第4页
巧用问题优化计算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用问题优化计算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巧用问题优化计算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计算教学要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培养数感,加强口算、估算的作用,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单纯的技能训练,机械训练,程式化叙述算理。笔者认为,计算教学中可以抓住学生出现的问题,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在计算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加强算法的讨论。我校组织数学课题“数学课堂有效问题的研究”,探讨数学课中的计算可以怎样与问题联系。我们的研究方向有学生生成的方法和错误问题,教师创设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学生在书写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计算学习带来的影

2、响。一、巧用生成问题,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在计算教学中,培养思维是关键,让学生会算,也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么算,要懂得算理,体会不同的思维方式。计算教学中提倡算法多样化,寻找方法的最优化,充分启发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在基本能力方面得到训练,积累基本的数学经验。笔者曾在数学课上列出例题:16X4。此时,学生刚学完不进位乘法。笔者让学生自己先尝试完成。学生尝试后给出的下面六种方法(图1)。面对学生生成的实际问题,笔者并未给予评判,也没对答案进行点评。学生在计算中会出现这些问题,展现了学生不

3、同的思维。学生错误可能有这几种情况:第一,是偶然性错误,主要是学生粗心大意造成的;第二,是稳定性错误,主要是学生概念不清,运算规则理解错误;还有的便是个别性错误和普遍性错误,这是由个别学生的思维误区引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带学生一起来分析。1•估一估,判范围。估算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有初步的预估,不会让结果差得太多。估算也可以作为计算检验的一种方式。计算教学要加强学生的估算能力。16乘4,把16当成20去乘4,结果是80。那么16乘4是比80大还是比80小?学生都知道比80小,因为把16估大

4、了。那如果把16当10来估,结果是40,那16乘4的结果比40要大。这样就可以发现16乘4的结果在40到80之间。这样一估,学生一下便能找到答案的范围,也学会如何去检验自己的结果。2.摆一摆,明算理。《课程标准》要求不程式化地讲算理、记算理。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直观、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小棒是很直观的学习工具,三年级的学生借助其进行学习,符合他们的学习心理。前面的例题中还有几种结果在估算之内,那问题在哪呢?这时我们通过摆小棒的方法来理解算理。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4个16根正好是64根。把右边4个6根

5、合起来可以看成2个10根和4个一根。左边4捆是4乘十位上的1得4个十,加上右边24进上来的2个十得到6个十,再加上剩下的4根得到结果是64。2.优化竖式,明晰算法。在多种得到结果的方法中,要找到最好的算法,这也是算法多样化,寻找最优化。从图2中我们清楚理解了算理,知道16乘4的结果是64。通过上面的结果列竖式(图3)。3.找出原因,分析错例。第一种是进位直接写到积当中了,再把4乘十位上的1写到百位上去了,没理解4乘10得40。第三种是学生把4去乘进位2,再加上进位了。第四种是学生把进位写成1了。第五种是

6、十位的1没有乘,直接用十位的1加进位2得到3。第六种是学生用4乘1完再去乘了进位2得到结果。这道计算题充分展示出学生对计算的不同思维,这样让学生的问题暴露出来,能更有效地帮教师去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更好地发现不足,提高计算的能力。二、巧设问题情境,加强运算意义理解《课程标准》指出:计算教学要与生活实际联系,理解运算的意义。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加强应用意识,在解决生活问题时发现算式的特点,计算的规律。数学学习需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乐趣。计算教学本身比较单一,有些计算规律很枯

7、燥,甚至要学生机械地去记忆。怎么设计有效问题让计算变得有活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问题和学生联系得越紧,学生越有兴趣,就更容易在解决问题时发现新知识。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笔者就利用学生购买新校服创设问题一一我们班买了45套校服,一件上衣56元,一条裤子44元,这些校服一共多少钱?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两种想法:45X56+45X44和(56+44)X45o这两种想法展示学生的两种思考方式,但这两种做法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又有什么联系呢?从算式看我们可得56个45加上44个45就一共是100个45。所以45

8、X56+45X44=(56+44)X45。此时,笔者问:“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这个等式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变化,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样,自然便让学生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基本原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数量关系来寻找算式的规律,感受运算规律的意义,这比只用算式更明确,让学生更好地知道这两个算式是可以相等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也会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三、巧用书写问题,抓好计算细节教学计算正确是计算学习的核心。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