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ID:31264779

大小:53.7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资源描述:

《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锚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随着公司各矿井采深的加人,空区及开拓井巷的不断下延,次生应力扰动加强,导致井巷所受矿山压力不断变化,矿压显现频繁。尤其顺层井巷和地质构造发育段、地质松散岩层井巷变形严重。在相邻井巷掘进或回采爆破影响下,顶帮发生掉渣或漏顶几率较大。为提高井巷的主动安全系数,提升公司的基础安全保障,减少甚至杜绝矿井顶板事故的发生,为员工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生产作业环境,特编制该安全技术措施,望各生产单位严格按照措施执行;一、施工要求;1、材料规格:锚杆规格视井巷岩层结构确定,确保锚杆锁入老顶500mm以上;锚杆按成行

2、成排或梅花状布置,间距1000mmX1000mm,如若井巷岩层稳定性差、强度较小,需根据实际情况加密锚杆密度。锚杆托盘必须与锚杆配套,托盘达不到密合要求的视锚杆无效。锚网采用网格为lOOmmX100mm焊接或编制锚网,锚网钢丝规格根据井巷稳定性进行确定。2、锚杆施工眼位必须与岩层倾向垂交或斜交,角度不小于75。严禁施工顺层锚杆;3、锚网铺设必须压接一格,边角必须采用铁丝绑缠,锚杆托盘必须紧贴岩面。4、锚网铺设必须超过井巷破碎带500mm以上,包边锚杆必须确保锚网张拉有力。破碎的料块必须提前处理完毕后方能进行锚网支护

3、,严禁出现网兜。5、锚网支护紧跟迎头,滞后距离不得超过20米,严重破碎带不得超过5米。6、锚杆孔长必须超过锚杆有效长度200mm以上,失效锚杆需及时补打。二、安全技术措施;1、锚网施工坚持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原则,逐步推进。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工作制度,检查巷道顶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向带班领导汇报,在措施到位,整改到位后方可恢复施工。严禁盲干,杜绝违章指挥。3、锚网施工吋必须2—3人配合作业,相互做好安全监护。施工过程必须保持退路畅通,防止冒顶伤人或堵人。作业期间除安全

4、监护人员外,非施工操作人员不得在作业地点逗留。4、处理巷道高冒地段时,必须由有作业经验的工人进行;矿级领导或专职安全员跟班指挥,作业全过程安排专人观察顶板,发现异常必须先撤出人员,处理完毕后方可恢复作业,以确保施工作业安全。5、处理网兜或搭建操作平台、操作架施工时,必须在支护完整牢固处作业。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现场跟班带班制度、作业点10m范围内必须确保照明良好,风流通畅。7、打眼或挂网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已完成挂网的安全区域操作,严禁在裸巷施工。8、锚网支护不能达到安全要求的,及吋请示公司领导,研究制定出有效支护

5、方式后,按照审批方案进行加强支护。9、28钻施工严格按照28钻操作规程执行。名词解释:伪顶:位于矿层之上随采随落的极不稳定岩层。直接顶:位于矿层或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移架或回柱后能自行垮落的岩层。老顶:位于直接顶或伪顶Z上,厚而坚硬不容易冒落的岩层。地应力: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次生应力:受开挖、手动影响,在影响范围内的原岩应力平衡状态被破坏后的应力,也叫诱发应力。应力重新分布:原岩应力到次生应力的转换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