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与区域碳生产率

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与区域碳生产率

ID:31241688

大小:73.1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1-07

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与区域碳生产率_第1页
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与区域碳生产率_第2页
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与区域碳生产率_第3页
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与区域碳生产率_第4页
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与区域碳生产率_第5页
资源描述:

《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与区域碳生产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创新、空间集聚与区域碳生产率摘要:本文采用我国1997-2009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对区域碳生产率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碳生产率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往往可以更好地解释我国区域碳生产率的空间变化;在影响因素方面,我国区域碳生产率主要受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制造业的集聚不经济和产业结构低下是当前阻碍我国碳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从时间趋势上看,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区域碳生产率的作用在逐步增强,但在不同区域表现有所不同。因此,

2、仅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提高碳生产率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必须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促成产业空间合理布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碳生产率;空间面板模型中图分类号X22;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5-0036-10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受到严峻考验,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迫在眉睫。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将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国内外局势

3、的战略选择。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提高碳生产率,否则难以兼顾“低碳”和“经济”两大目标的实现。有学者指出,未来的竞争不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也不是石油效率的竞争,而是碳生产率的竞争,碳排放空间将成为比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等自然资源更为稀缺的生产要素[1]。那么,如何提高碳生产率?从根本上讲,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提高碳生产率的根本途径。其中,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容易促成经济活动形成空间集聚[2-4]。由于技术创新的空间效应存在,其对碳生产率的影响作用会得到“强化”或"弱化”,所以,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路径并不像我们直观上认为的那样简单。有些区域技术

4、创新的努力只是在为其他区域"搭便车”提供条件,其自身的碳生产率却停滞不前,甚至呈下降态势。基于此,我们很有必要在考虑经济活动空间集聚效应的情况下,了解清楚技术创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方式和路径,这对我国更好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碳生产率具有重要的意义。1文献回顾碳生产率的概念由Kaya和Yokoboni提出[5],它是一个将低碳经济的两大目标一一控制碳排放(低碳)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融为一体的概念[6],是指在一段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同期C02排放量之比,等于单位GDPC02排放强度的倒数,反映了单位C02排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碳排

5、放和碳生产率进行了诸多颇有价值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看,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1)碳生产率对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MielnikO,et.al提出将单位能源的C02排放量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评价的主要标准,并分析了其对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7]。有些学者利用不同的DEA模型从宏观层面上对OECD国家和部分地区碳排放绩效进行了评价[8-10],分析了提高碳排放绩效的重要性。Kortelainen基于生态效率的概念用Mai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欧盟20国1990-2003年的动态环境绩效[11],并得出了类似结论。在国内,诸大建、谨伟

6、等人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关键是提高碳生产率[12]o何建坤等人指出,应将提高碳生产率视为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核心[13]。也有学者把提高碳生产率和社会人文发展水平作为低碳经济的两个主要基本特征[14],认为提高碳生产率对实现整个社会的福利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15]。(2)碳排放及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ChangYF,LinSJ认为碳排放主要受国内消费结构和出口结构影响[16]oZhouP,etal在对18个主要碳排放国家的碳排放绩效进行测算后发现,技术进步是影响碳排放绩效的主要因素[17]。不少学者在研究碳排放与GDP之间的EKC曲线时发现,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具

7、有重要的影响[18-20]o徐国泉等人强调了能源效率、能源结构和经济增长对我国碳排放总量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并认为经济增长是主要影响因素[21]。谭丹、黄贤金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碳排放的差异归结为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技术水平[22]o何建坤、苏明山认为,影响未来碳生产率平均年增长率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的转变[13]o王群伟等人认为,我国碳排放绩效主要因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23]o魏梅等人认为,R&D投入在所有要素中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最大,技术溢出对碳排放效率起负面影响,内生创新努力是提升地区碳排放效率的关键[24]

8、。总体来看,大多研究者都是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