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

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

ID:31229083

大小:11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7

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_第1页
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_第2页
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_第3页
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_第4页
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_第5页
资源描述:

《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  摘要从中国千年科举制度利弊之争到百年“后科举社会”科举制度功过之争,其间正名与平反之声未有间断,观其变化与性质,略可分为意识性、开放性、系统性及实践性四阶段。再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以天人合一思想之天命观为研究视角,不难发现社会精英――士子阶层心理素质与知识结构远离科学意识,存在东方思维模式的教育传统与现代科技发展的矛盾。  关键词科举制;正名与平反;天人合一;天命观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04X(2013)02-046-05  收稿日期2012-

2、06-11  [作者简介]范哗,男,云南昆明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史、高等教育学及教育考试研究。  一、科举制正名与平反之四阶段小议  科举制自隋唐初设,不断发展与完善,其社会影响与历史作用显著增强,制度是非功过之争论,在科举时代便为朝廷所关注。唐至晚清,中国科举史历经六次著名科举存废之争,其影响既深亦远。12  无论科举时代,亦或后科举时代,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之声此起彼伏,未有间断。依广义概念而论,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史,自中唐首次科举存废之争始,至刘海峰教授首创科举学,于正式意义上公开倡言为科举

3、制正名与平反,再到对科举制正名与平反未来发展之展望,可概述为四个阶段,现简述如下:  1.意识性阶段。自唐代宗宝应二年,中国发生首次科举存废之争始,共经历了唐文宗时期进士科存废之争;宋神宗时期学校与科举之争、经术与文学之争;朱元璋时期科举与荐举反复之争,及乾隆三年兵部侍郎舒赫?与大学士鄂尔泰为代表的第六次科举存废之争。以上六次科举存废之争,虽发生于科举时代不同时期,但所争之事皆事关朝廷选才任贤、维护社会安定及国家统一之要务,终由最高统治者定夺。其间,科举制旋罢旋复,甚有长达34年未开科之事,但始终不断“加饰”而不废,细观

4、其因,并非仅因废科举而别无良法美意替代之,实为科举选才机制中蕴含普世价值,是其于中国帝制后期始终不废之保障。  就科举制正名与平反之广义概念而论,虽未有直接提及正名与平反之词,但从科举制保存派与废止派各自指导思想来看,其中确实暗含正名与平反的博弈之争。如唐代宗宝应二年科举存废之争,缘起科举制于唐高宗时加试诗赋,士子渐少研习《六经》《三史》,于投牒之中孕“露才扬己”的风尚引起,杨馆视科举为毁坏士子“言行敦实”之坏制,欲罢科举,采用察举之法,而翰林学士则以“进士行来已久,遂废之,恐失人业”为由,保进士科不废。依此可见,翰林学

5、士所论,其实质是肯定进士科长久施行之成果的,并非认为进士科酿成的“露才扬己”之风有碍科举制度的存在,反以科举“遂废之”,则“恐失人业”之担心为由,婉言反对杨馆废科举之观点,实属为科举制客观存在必要性正名之言行。12  朱元璋明洪武三年,特设科举以求治国贤才,连续三年开科后,却认为“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乃但令有司察举贤才,而罢科举不用”。但因科举废,所用察举选才法缺乏评选人才之客观准绳,选官多且滥,故复科举制,并定“科举之式”。由此看出,朱元璋以所选多无治国能事之后生少年为由废科举,体现其认为科举制于人才

6、选拔方面无利之观点,下诏“罢废科举不用”之举动,则为以朱元璋为代表的明代最高统治集体否定科举之行为。然而,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恢复科举制,并定“科举之式”,则为重新考察科举制作为人才选拔机制,其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察举制之反思,其举之内在作用即为科举制平反。  科举史上六次科举存废之争中,暗含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意味最深的,当属乾隆三年舒赫?与鄂尔泰为代表的集团之间所发生的第六次科举存废之争。舒赫?明确指出“科举考试空疏无用,难以选拔人才,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别思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但礼部与鄂尔泰则极力主张“圣

7、人不能使立法之无弊,在因时而补救之”,并进一步认为“表、判、策论等考试问题于测验人才方面有特定价值”。此观点直接而鲜明地肯定了科举制度之良,并具一定唯物主义辨证性,相较前五次科举存废论争观点,其思想及内容更具客观价值。纵观科举史,此次科举存废论争,可被视为科举制保存派与废止派,在对科举制选才效用与制度优劣问题的探讨上,于“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发生前最后一次高层正面争锋与较量。12  六次科举存废之争中,科举保存派基本实现了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但就其内涵而言,仅暗含于意识行为之中,始终未有公开倡导正名与平反之论,但此行为

8、却又实存正名与平反之意,构成整个事件之中最为朴素的正名与平反内容。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科举史六次科举存废之争,属自觉意识下为科举制正名与平反之争论,论争双方,皆难以意识到或主动意识到以制度正名与平反为其行为目的,论争双方行为充满阶级性,局限于阶级意识之下的为维护封建君主统治而进行的争论之中。概言之,争论之目的属阶级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