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829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在语文教学中展现教学魅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语文教学中展现教学魅力 【摘要】明确教师在语文教学魅力展现中的重要作用,找到语文教学在新形势下的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找到学习的兴趣,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兴趣素养语言表达思想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5-015-01 口说为语,笔写为文。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的简约式统称,它是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学生的兴趣可能会集中在哪些方面呢
2、?有很多人会运用多媒体或教具等手段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这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我认为学生课堂接触到的是教师和知识,那么学生要么对知识有很强烈的渴望而引起兴趣,要么就是对教师的热爱而引起兴趣。如何更好地展现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和知识的魅力,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1.注重语言表达4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的表现载体除了文字,还有语言。教师面对的是课本和学生,人和文字、师生和作者之间都需要交流。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的新课改要求下,语文教学变成了一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既是教师和学生的,也是作者和读者的。教师如何把作者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并且让学生理解
3、和接受,我想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语言。授课不仅是说话,更是把话中的思想感情传达的过程;一堂课的语言设计不仅要新颖扣题,更要通过语言传达出他的神韵。标准规范的普通话,逻辑清晰的语言表达,严密精确的选词用句等都是作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 如《荷塘月色》中写景的部分,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那种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和“难得偷来的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之情是通过作者着力而细致地描写荷塘月色静谧的境界体现出来的。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景物被写入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生命,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这“景”也正是由“情”作为灵魂得以表现的,
4、这就是“情景交融”。由此,朗读应注意文章的写作时间1927年,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但又幻想超脱现实,思想是矛盾复杂的”,全文的中心思想情――“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等。所以朗读基调应偏低、偏平、偏缓,但又不可太冷太淡。 “曲曲折折”是说荷塘的总体形状是不规则的,读得慢些。“上面”与本句的“底下”相对,而且是作者着力描写的部分,这两个词在朗读时可强调些。以下的句子是按照叶子、花、水的顺序分写的。由于文字的抒情很浓,所以朗读时要特别注意感情的节制。读“叶子”句时,重在反映它高而美的特点,不要把感情处理得太浓。
5、读“花”时感情色彩开始加重,“羞涩”一词应极力反映出情态。由于句子形式比较整齐,要读得灵活些,有适当的变化。“微风过处”4句起是景物的动态描写,是抒情味最浓的句子,读时应能使人似乎闻到花的清香,听到渺茫的歌声。轻、柔、缓三者相结合,朗读才会有效果。“闪电”的景致是短暂的,读时却不能急,接后读下去时,感情渐渐趋于平和。 我们不仅在授课中要注意语言的使用,在生活中更应该注意。教师在语言交流中形成规范语法思维及准确的表达,传达影响学生,让学习变成生活,生活就是学习,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相当高的语言表达能力,生活中的濡
6、染更胜于课堂上的影响。 2.注重问答技巧 现行教育已经由过去的传授式逐步趋向于探讨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由原来的“权威――服从”变成“指导――参与”关系。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能否统一,提问的设计与引导作用非常关键。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提高提问的质量应注意三个方面:课前精心设计问题,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把握好提问契机,并相机点拨;操作过程中重视一些技术性问题的处理。 如《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依次抽出“下午两点三亥”“最”“还”“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同时将“停止思想”换成“心脏停止了跳动”,“对于”换成“和”,“不可估量”换成“巨
7、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然后提出用来替代的词与原词的比较等问题。通过分析明确:这些词不能替换,“最”突出了马克思在思想界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作用;“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表达了人们对于一位伟人的逝世无比惋惜和遗憾之情;两个并列的“对于”4从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和研究社会科学的成就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亦表明从两个方面总领起全文的内容,突出了全文记述的中心;“空白”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无人可取代的,这是对他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 提问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老师要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问答习惯入手,激发他
8、们的学习兴趣。提问要抓住关键,老师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掌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