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7009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的现状和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的现状和反思 【摘要】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素质达到了令人担忧的境地,本质上主要是农村这个环境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原因,但是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语文素养仍然是必要的,这需要教师与学生都要转变一种观念,即应试教育。教育应提升学生素养,而不是一味的应付考试。文章主要对初中生的语文素养的现状进行探讨与反思。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语文素养;现状;反思 前言: 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初中生就像八九点的太阳,充满着朝气,是祖国富强的基础,因此初中生的教育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何谓语文素养,顾名思义,语文素养,即是学生在语文方面所表现出的“最基本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的学识、能力和价值观”,在课程标准中是一个核心的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语文,是一国文化的象征,一个学生连自己的语文素质都偏低,谈何希望,面对农村初中生这种现状,无疑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我们必须实行一些措施来改善这种现状,应主要从教育管理、教师培训等几个方面,探讨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教育的策略,全面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素质。 一、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的现状 (一)农村初中生的应变能力差 一个学生要经过从小学到初中至少95年的语文训练,十年磨一剑却不能磨出一个初中生所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应变能力极差,没有创新精神,这个社会是需要人才的社会,连应变能力都没有,呆若木鸡的表情,只能
3、让人看了绝望,看不到希望。想起农村人,我们不禁有了这样的想法,面朝黄土背朝天,也许是这种环境使得初中学生受着这种传统思想的约束,所以不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二)缺乏最起码的文学素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而这些都不能吸引农村初中生的兴趣,十年相伴他们最多的就是语文课本,对课外的阅读量几乎等于零。没有最基本的文学知识,对优秀文学作品也没有兴趣,倒是对街头小贩上的拙劣的文字津津乐道。文学,是文化的凝聚,语文都学不好,还怎么谈文化?一个缺少文化底蕴的民族缺少一种厚重感,是很难让人一下子仅能肃然起敬的。 (三)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既然十年的读书生涯都是与
4、语文课本相伴,怎么可能会下笔有神呢?腹内空空,一点墨水都吐不出来,自然也让人看不出聪慧的精神。纵观农村初中生的作业本,各种涂鸦,我想说:你当这是艺术创作啊,咱能不能工整规范一点。 (四)说话能力欠缺 农村人说话清一色的土语方言,就连学校,教师授课也是用方言交流,换个地方的人来听课绝对听不懂这是在讲什么,连老师都不讲普通话了,学生还有机会学习讲普通话吗,我想问:老师,你考教师证时,普通话通过了吗?5 二、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偏低的原因 农村初中生语文素质偏低的原因,罪魁祸首应该是应试教育。记得曾经流行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都是应试教育害的啊。应试教育仿
5、佛被涂上了功利的色彩,这便使得语文教学大纲意识进一步淡化,学生靠考试获得最大的赞誉,老师靠学生的成绩来体现自己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和学生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要考出好成绩。其余方面德、智、体、美、劳,不用考核就算是同等水平了。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在这里变成了说说而已。教学目标也迷失了,许多有名的教师,其实背后只是经验丰富的试题研究专家。他们总是信心满满,信誓旦旦的说:某种题型今年必考,某某题型去年考过,今年不会再考!大家都深知应试教育的危害,于是各种改革也难逃应试教育的阴影。 当然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导致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重讲授,轻训练。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口耳
6、相授,学生就像不会捕食的动物,要靠老师一口一口喂进去,那么多学生,老师累不累,通常只是把某种知识硬塞给学生,告诉他们要被熟练。有统计发现: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对学生进行重教“书”,轻迁移。 农村初中学生所处的特定农村环境也制约着其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当然,师资质全也足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对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偏低的反思及对策 (一)彻底改革应试教育,端正教育思想,5 应试教育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阻碍点,彻底改革应试教育,端正教育思想,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阴霾,农村初中学生才能迎来晴天,当然也是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素质的根本途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素
7、质教育的口号早已吹响,而改革的进程却没见效果,改革步履维艰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也有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二)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我们不能只局限于传统的思想,不求进步。教育更应该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农村初中学生语文素质之所以偏低,也是源于教师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走向一条创新的路,名师出高徒,对教育改革是不是也应该从教师做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只有从教师抓起,才能有效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