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

ID:31226934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_第1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_第2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_第3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_第4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其实际效果看,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要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结合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03-02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除了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以外,必须经过与中国本土思想资源在思想观念上的交锋、碰撞,否则就难以得到中

2、国人的思想上的真正认同。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1.吸取传统哲学智慧  中国的传统哲学源远流长,包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结晶,直到现代其仍然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在唯物论方面,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命题曾经有深远的影响。关于辩证法,孔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这是儒教文明的价值理想和价值尺度[1]。唯物史观方面,《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到《孟子》的“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些观点都是广泛流传的,至今仍有

3、其现实意义。可以说,李大钊通过改铸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近世的政治哲学形成了民彝史观,而民彝史观又使李大钊先于同时代的其他中国人,最早理解并接受了唯物史观。因此,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对李大钊领悟和把握唯物史观起到了一种积极的特殊作用。毛泽东吸取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重整体、重趋势的特点,使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相结合,是他在把握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时,往往具有高瞻远瞩的预见,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邓小平在观察、处理问题时,也无不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精妙使用。如他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变法革新精神,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批判精神相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大声疾呼:“思想更解

4、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要克服一个怕字,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正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2.创新社会理想观念  共产主义理想虽然是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但早在我国先秦时代各家学说中,就已经有了对阶级剥削抗议的诉求。儒家把“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作为最高形态的理想社会,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对原始共产社会的称赞。《札记?礼运》把“小康社会”同“大同世界”联系起来,作为未来社会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理想的基础[2]。这些传统的和谐思想与今天的共产主义理想

5、不能说没有相通之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非常重视对传统社会理想的创造性运用。邓小平创造性地把“小康”7理想运用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提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分三步走”的构想时反复提到“小康”、“小康社会”、“小康水平”等词汇,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胡锦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相融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以说,这一论述不仅直接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社会理想,而且还有新的发展,两者之

6、间有不可分割的继承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促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1.新型现代文化推动传统文化改变惰性,走向变革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精华与糟粕的两重价值以及巨大的惰性,这就决定了其实现现代转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从19世纪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知识分子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基本思路大致经历了由重视生产技术到重视政体的过程,虽然其间也夹杂着理论的学习,但这一次次的奋斗却总是以失败告终。“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3]如果仅从表面观察,我们无论

7、如何也不能理解:要解决中国与西方列强交锋所暴露出来的“器”不如人的问题,其症结会出现在思想文化领域。然而实践证明近代中国所遇到的问题正在于此。毕竟以旧的心态去适应新的政治制度,难免强人所难。辛亥革命后的知识分子,以中国的黑暗现实为认识起点,逐渐有了人格的复苏和觉醒,于是才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7和“科学”两面大旗,对封建传统旧道德进行了猛烈地批判,打破了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长期统治,并且开始了为新思想的宣传和传统文化现代价值重建而做的努力。因此,中国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