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583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谈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德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德育 摘要:当今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高等美术教育教学该如何发展?将“德育”和“美育”一同并肩,说明在高等美术教育教学上,我们该注重什么?“德育”和“美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加入德育培养,是本篇论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美术教育;德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2-016-01 在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中,高等美术教育教学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需要创新的发展和开拓的视野。也许,事物的发展,需要用历史的车轮来鉴定,这样我们才会看到发展的成果;也许,视野的
2、展望,是用开拓的眼界来革新,这样我们才会有事实的证明。那么,在面对新世纪未来的美术教育中,顺其自然,应该有一个更大的拓展空间,从而在很多方面上,我们都将向过去提出宣战。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高等美术教育,以此达到我们教学与创作的双丰收。 面对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教学与创作,我们更应该做些什么?也许,将教学与创作一起并谈,有些笼统,事实上创作是基与教学的,教学是促进创作的。有了良好的教育教学后,才会有好的创作。 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者蔡元培先生,早在他入主北大期间就提出“美育救国”5理想,主张从胎教入手,一直到婚丧之间,都要以美育的原则来对待。只可惜这
3、个口号提得有点过与超前,不合适当时的“适宜”而终于流产。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最早是“德智体美”,后来由于国家形势的原因,“美”被淡化了,只剩下培养“德智体”三好学生。重新恢复“德智体美”以是近年的事情,“美”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再生。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是一个基于时代发展的主题,是关于未来艺术学子“怎样发展”的问题。 我们高等美术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专门重视专业的人,要与社会和时代“与时共惧”,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感情和谐发展的重任,所以在开启新的美术教育之路时,更应该将其看
4、作是“富有生命的思想启迪”,而不仅仅只是一种程式化的教育教学。 圣.彼得堡绘画、雕刻、建筑学院是从古至今旨在培养专业画家的第一学府。学院教学大纲中基于美术训练科目之一是素描,学生们每天画着数小时的课堂作业,学院式的素描,这是给予每个画家以学识修养所必须进行的,是在写作的创作实践中画家则宁愿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发展他们快速画素描的才干和习惯。 在画室里先由先生挑选模特儿,完成长期的肖像画作业,画不熟悉的人的性格肖像对学生来说是复杂的,而对于认识不止一年的,与每个人都形成人际关系的本班学生来是说就另当别论了。画熟人的短期素描,学
5、生就容易“抓住”对象的性格特征和内心状态,画者从他对被画者的特征和他自己独特感受动笔。在这种情况下画家们是不能漠然处之的。而这种个人对模特儿“感悟”5了的关系很可能把学习之作变成艺术作品。在此类作业中所进行的不单是把对象加以固定,表达其肉体外貌,而是创造出艺术形象。在技术精良的现代社会里,有生命力的素描在购画人当中至今仍受到极大的欢迎是决非偶然的事。在学院里学习掌握快速素描功夫的能力。到那时他就会不仅在大幅油画构图肖像中,而且也能在短期肖像中实现自己的能力。 以上的例子,也许仅仅局限于专业教学的发展,而对着新世纪的挑战,我们不但在专业教学上进行改
6、革发展,而且还要在配套的教学体系中加入“道德”这两个字,这叫做“德育”。清华美院的教学基准很好,她以“厚德载物”为校训,以次激励八方学子。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物席勒的《美育书简》中,有这样一句话:“现代,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享受与劳动脱节,手段与目的脱节、努力与报酬脱节。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耳朵里所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就违反发展他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命印刻到他的自然(本性)中去,而是把自己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 高等美术教育教学正是
7、无止境的,再发展中解决问题,并在此发现问题,在解决。但是,我深信,无论将其视野的角度扩展的如何?我们都将要“美术德育”放在首要位置,并且尊重人性话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的出发点。5 一次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的交流会上,吸引了大多爱好中国画的老师和学生,在中国画方面非常有成就的青年画家胡明哲女士和她的作品成为这次交流会的主题,参加交流会的还有一些知名的湖北美院中国画系的老师,如陈孟昕、徐勇民、秦岭、刘一原等。当几乎在场的每一位都在谈作品中的技法和技巧的运用时,刘一原老师却提出两个让在场各位都恍惚一然的问题“你为什么要这样画?”,“画什么?”。从而,开
8、启了我们创作的重新审视,也许问题(创作)的基本出发点要放在所要表现的内容形式。这就是我们创作中“创新”的源头。 在面对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