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4884
大小:11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7
《论中学教师情绪智力的内容及培养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中学教师情绪智力的内容及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赵丽,女,山西晋城人,福建师范大学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培训、信息技术教育。 摘要:教师情绪智力的高低,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阐述中学教师情绪智力的主要内容,以及情绪智力在教师个人发展、教学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学教师的情智培养的4个主要途径,以期促进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情绪智力;中学教师;情绪智力的培养 一、情绪智力简介 EI(EmotionalIntelligence)意为“情绪智力”,简称“情智”。最早出现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R.B.Zajo
2、nc首次阐述了情绪首因的问题,使得“情绪”被提到空前的地位。1990年,P.Salovey和D.J.Mayer正式提出情绪智力理论,并对其进行实证测量。1994年,DanielGoleman的《EmotionalIntelligence》出版,并迅速风靡世界,带来了情绪智力的研究热潮[1]。 1三大情绪智力理论 ①Mayer和Salovey的情绪智力理论。1990年,Mayer和Salovey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他们认为,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的一部分,包括区分和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②9Goleman的情绪智力理论。1995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D
3、anialGoleman把情绪智力定义为:了解自身感受,控制冲动和恼怒,理智处事,面对考验时保持平静和乐观心态的能力,这些能力可概括为五个方面:认识自己情绪、管理自己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③Bar-on情绪智力理论。Bar-on的情绪智力概念及理论模型1997年,Baron提出,情绪智力是影响人应付环境需要和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他认为情绪智力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2000年,Bar-on进一步指出,情绪智力是影响有效应对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的社会的知识和能力。Bar-on的理论模
4、型由五大维度组成个体内部成分、人际成分、适应性成分、压力管理成分、一般心境成分。 2情绪智力的内容 丹尼尔?戈尔曼接受了萨洛维(P.Salovery)对于情智定义的观点,认为情绪智力包含五个主要方面: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地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绪智力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自己;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是认知他人
5、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二、中学教师情绪智力的内容9 2012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这一标准从国家、社会的宏观角度对中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做了统筹规定。《专业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对教师的价值理念、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要求。在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的要求,在基本内容中,“专业理念与师德”被作为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一项单独列出来。在专业能力中,也着重提出了“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该文件也体现出来教师
6、情智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教师的情绪智力在教师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AlbertBandura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与自我能力感同义。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这正是教师自我判断与激励的一个方面。由此可见,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情绪智力对教师工作成效举足重轻。 ①教师的自我了解。教师应能够了解自己的职业,理解工作的意义,具有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同时,对于课堂教学来讲,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方法、策略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有恰当的了解,以便及时改进。②教
7、师自我管理。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能够有效调控教学过程,遇到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能够沉着冷静并恰当处理。③教师自我激励。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养。对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挫折能够正确面对,恰当处理,积极进取。④9教师识别他人情绪。识别学生情绪。教师应具备研究和把握学生特征,进而因材施教的能力;应了解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能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