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ID:31224507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1页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2页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3页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4页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是由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部分组成的。同时人格结构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人格结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14-02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其思想发展的早期,将人的精神结构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两个层次;到了后期,他修正了自己的学说,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精神本性的理论。他用动力学的观点把人的整个精神状态看成一个能量

2、系统、动态系统,这个系统服从物理与化学的规律,研究人的精神活动、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人的个性,就是研究这个动态能量系统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这个系统即人格。在人格的组织内部有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子系统。7  本我,弗洛依德认为本我是人的心理本质,是最原始的主观实在,是在个体获得外界经验之前就存在的内部世界。凡本我的东西必然是无意识的,但无意识的东西未必是本我的,即是说本我包含在无意识之中,本我是人格中最难接近,但又最有力的部分。说它难以接近是因为它潜藏在无意识之中,说它最有力因为它是人所有精神活动所需能量的贮存库。本我完全是由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组成的。它与人

3、的肉体过程相联系,将躯体能量转化为精神能量,并且贮藏它们向自我和超我提供能量。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快乐,贪婪而不开化,只对自己的需要感兴趣,一点也不听从现实和理性的指引。本我是建立人格的基础,它始终保持着幼儿时期的特点,它不能容忍紧张状态,希望立即得到满足,它不断地提出要求;易于冲动,非理性,自私,偏爱快乐;它无所不能,可依靠幻想、想象和梦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但是现实世界不是伊甸园,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现实与本我的需求不可能完全一致,两者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同时在现实面前本我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不具备理智的功能,它不能区分自己和现实,只

4、求趋乐避苦。这样,本我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得生存,只靠自己的力量的是不行的。在本我与现实交往过程中,从自身分化出来一个新机构,专门负责与现实打交道,解决本我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这个机构就是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外界打交道而形成的,它从来都得正视事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理性和逻辑行事。自我是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自我是来帮助本我而不是妨碍本我,它总是根据现实的可能性力图满足本我的要求。因此,自我是本我的执行机构。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即自我总是根据现实情况来满足本我的欲求,当现实条件许可时,就立即满足本我的要求,当不许可

5、时,就暂时延缓甚至否定本我欲求满足,以求得与现实的协调。自我活动过程具有逻辑性,符合现实的特点。7  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它有两个方面:一是自我理想(奖励方面),另一个是良心(惩罚方面)。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父母总是有意无意的根据自己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规范去评价、奖励或者惩罚儿童,父母对儿童的某些行为作出“好”的评价,给他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另一些行为则作出“坏”的评价,并给与惩罚。长此以往,儿童就知道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坏的。父母关于奖惩儿童行为的标准就逐渐内化为儿童自己的行为规范,他们可以在父母不在的情况下自己评价自己,当行为符合道德规范

6、时,就感到愉快和满足(内在奖励);当违反时,就感到内疚(良心谴责),到这个时候,父母关于什么行为是“好”的标准就内化为儿童的自我理想,父母关于什么是“坏”的惩罚规则就内化为儿童的良心,这样,超我就形成了。超我是一种道德监察官,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为现实或快乐操心,它奉行的是道德原则。  父母把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传授给儿童,超我就是这些观念和理想在儿童人格中的重现。除父母外,其他社会因素也对儿童的超我形成起作用。教师、警察――事实上任何对儿童有权威的人都可能产生跟父母一样的作用。不过,儿童对这些权威的反应如何,主要取决于他最初从父母那

7、吸收了什么东西。7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超我的形成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自我在满足本我欲求时,不仅要考虑现实条件的可能性,而且要受到超我的限制。与自我不同,超我是社会道德的化身,按照道德原则行事,它总是与享乐主义的本我直接对立和冲突,力图限制本我的私欲,使它得不到满足。弗洛伊德把自我比喻为三个暴君统治下的臣民,它要尽力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自我在三者之间周旋、调停,力图使三者的要求都得到满足,以便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当自我能够很好的平衡三者的关系时,三者和谐统一,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人的精神就健全;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

8、超我的控制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无法平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