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ID:31223948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_第1页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_第2页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_第3页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小说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相关思考  摘要:语文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基础学科,与生活、工作是分不开的。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怎样呢?有些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越久,学习热情就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加轻视语文。文章对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心理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消极心理解决对策  一、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表现  (一)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在高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时常常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干别的;对课后作业采取应付态度,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做别的。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成绩差的学生身上,而且表现在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身上,尤其是

2、语文较好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语文已经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突击别的学科,等临近高考再突击也来得及。他们认为语文提分不快,不如数理化来得容易,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冷宫”。  (二)应付老师,被动学习。4  这种情况一般存在于中等生当中。这些学生学习语文,乃是迫于高考或者老师的压力,他们之所以对语文的态度比较积极,主要是在成绩上怕被甩得太远。但是他们学习语文积极性仍然不是很高,学习目标不明确,也没有详细的学习计划。仅仅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他们对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但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学习。  (三)焦虑日深,失去信心。  他

3、们充分认识到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底子差,学习方法不当,虽然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成绩非但不见提高反而出现倒退,渐渐地,他们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动摇了,甚至怕上语文课,焦虑日增,对语文学习不知所措。  (四)投机取巧,得过且过。  有些学生有学好语文的能力,也知道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但只是因为高考,高考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所以对语文采取投机取巧的态度,他们重视的是语文分数,而不是语文本身,见题就做,企图“巧遇”高考试题。还有一类学生,他们有“我聪明”、“运气好”的心理,依靠考场超常发挥。  二、学生对语文学习不热心的原因  (一)对语文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的

4、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其对培养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是他们未来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要提高语文素质,就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一步一步地前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盖楼房,必须从根基打起,一点一点地向上砌,投机取巧就会成为豆腐渣工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生活中处处有“语文”4,离开语文就会寸步难行。语文素养的提高是渐进性的,较之其他学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高的。在语文学习中,往往花很大力气也不出成效是正常现象,语文学习就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学生心理都不太成熟,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努力一番仍不见效果,

5、就打退堂鼓,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有些学生学习语文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而是着眼于高考,怎么来分怎么学,是典型的投机心理。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高考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二)自我调适能力差。  许多学生都有偏科现象,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学科特点决定的。语文与理科相比,更抽象,不像理科那样有逻辑性,答案标准,容易形成成就感。其次,语文不如理科分数来得容易,见效慢。再次,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潜下心来学习,是个慢功夫,而高考的临近使很多学生心浮气躁,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热情在所难免。  三、改变学生轻视语文的态度的对策  (一)让语文成为学生的内心需要。 

6、 从心理学角度讲,需要能够生成目的,目的能够推动行动,行动能够优化心态。学生在高中阶段出现语文学习的消极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学生认为语文学习不那么重要了,产生了“我不需要学了”的心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产生“我要学”的心理,这样他们才能改变语文学习态度。  (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和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有了兴趣,语文学习就能事半功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办法很多,如,在讲名人名作时,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通过播放电影、纪录片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知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也会大

7、不一样;改变“黑板+课本+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探究法、讨论法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使文学类课程活起来。  总之,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开动脑筋,把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就不难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消极心理,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有飞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安.高中语文教学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7).  [2]崔藏金.怎样成为反思型教师[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  [3]孙瑜豁.浅谈教学反思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