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05210
大小:69.4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1-07
《论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隐患和风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撤并隐患和风险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总数的急剧减少和农村孩子进城读书人数的增多,农村学校的撤并似乎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根据中国教育年鉴(1997-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2010)等相关统计数据,我们看到,1997至2009年期间,农村幼儿园、小学和普通中学的学校总数分别为665378、641454、613508、575721、510239、472872、450466、432127、415597、397214、367704、350564和332007所[1]。显而易见,1997至2009年期间,农村幼儿园、小学和普通中学的学校
2、总数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2009年比1997年减少了50.1%。如下图所示:在学校总数逐年减少的同时,农村幼儿园、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人数也在逐年减少。1997至2008年期间,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在校总人数分别为140747860、139859885.137449335.132528699.129295410.124419899.120003273.117986175.109830857.105197325.97364964和92486147人[1],不难看出,1997至2008年期间,农村幼儿园、小学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总人数也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2008年比1997年减少了34.
3、3%(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中没有列举2009年农村幼儿园在园学生数量)。如图2所示:目前,虽然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2009年以后有关全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权威统计数据,但根据我们亲身的见闻及有关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并不武断地肯定,2000年以来,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及其在校人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且下降的幅度还比较大。2012年11月17H,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报告
4、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农村小学减少22.94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11.1万个,减少了6成。农村初中减少1.06万所,减幅超过1/4O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生减少了3153.49万人,农村初中生减少了1644万人。”[2]农村基础教育在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减少,加剧了农村学校的撤并且业已普遍化。反过来,农村学校的撤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生源的流失。农村学校的撤并虽然便于优化教育资源,但农村学校撤并也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改革开放与新农村建设尽管使当今的中国农村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仍然相对滞后,其基础
5、设施建设仍无法与城镇比肩。此外,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整体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生活压力普遍偏大。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撤并给“两基”成果巩固、乡村文化建设乃至当地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农村学校撤并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还是导致农村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学校撤并必然导致一些学生被迫背井离乡去异地读书,在此过程中,不管是走读还是寄宿,异地读书都会给这些小朋友带来诸多的不便与麻烦,特别是低龄儿童。因为路途远,困难多,一些小朋友基本上就丧失了按时接受学前教育特别是正规幼儿教育的机会。在此情形之下,他们的家长只能有两种选择一一要么推迟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时间,要么彻底放弃
6、。如果说学前教育他们还可以缓一缓或暂时回避一下的话,小学教育就必须直面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了。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村中学撤并产生的影响要小一些,但它给相关学生与家长带来的困难也是真实存在的。对走读的孩子来说,他们难免要长途跋涉,甚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无疑让他们过早地尝到了人生的艰辛。对寄宿读书的孩子来说,因为年龄小,他们在生活上无疑面临诸多困难。不仅如此,过早地和亲人分离,势必会给他们造成一种“亲情相对缺失”的心理体验,以至于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感。这些孩子所遭遇的困难和痛苦体验不但冲淡了上学应有的快乐,容易诱发厌学情绪,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o2012年,政协陕西省十届五次会议
7、上,政协委员叶心适认为:“撤点并校、建设寄宿制学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教育的投资效益和学校的教育质量,但却使得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显现,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心智尚不完善,人格不够健全,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过早地寄宿,会引起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诸多不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亲情关系的疏远,常常引发感情脆弱、焦虑自闭、自信心缺失、攻击性强等心理问题,过早地寄宿,违反了儿童教育的基本规律。”[3]孩子们的痛苦体验及其产生的抗拒心理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