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

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

ID:31199037

大小:59.7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_第1页
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_第2页
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_第3页
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_第4页
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投诉处理试行办法为了加强对我区行政机关和公务员行为规范的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根据和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一、机构设置区成立行政效能投诉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行政监察工作的副区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区监察局、区人事局、区信访办各一名领导组成,负责全区行政效能投诉的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全面履行行政效能投诉工作职责,牌子挂在区纪委信访室、监察局举报中心,对外公开投诉电话为83268020,电子邮箱为xxx。列入行政效能监察实施单位

2、的监察(纪检)部门承担受理行政效能投诉的职责,设立并向社会公布行政效能投诉受理电话和电子邮箱。二、受理投诉对象区政府所属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及其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投诉对象)。三、受理投诉范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投诉人)对投诉对象在行政管理中有碍行政效能问题的投诉。四、除尘滤布投诉形式通过来访、来电、来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投诉。五、投诉办理程序(一)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和实施单位监察(纪检)部门按照“分工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以自办、转办、协办的方式受理投诉。对投诉的问题

3、做好记录,并填写(附件1)。(二)收到投诉事项后,能够当场答复是否受理的,应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自收到投诉事项之日起15日内告知投诉人;决定受理投诉的,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对投诉问题调查完毕并作出处理决定,同时告知投诉人处理结果。情况复杂需要超过上述时限作出受理决定或处理决定的,必须经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批准,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o(三)对不属于本单位受理的投诉,应当在15日内移送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并告知投诉人。(四)特别重要的投诉事项,必须在24小时内向分管领导汇报。(五)对投诉作出受理决定后,应填写(附件2)o受理决定经批准后,要认真调

4、查核实投诉问题,调查结束后提交调查报告,由本单位监察(纪检)负责人审批。(六)对机关单位的投诉,由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负1=1责受理和调查核实,报区行政效能投诉领导小组审定;对机关属下单位的投诉,由该机关监察(纪检)部门负责受理和调查及审定;对工作人员的投诉,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六、有效投诉的认定投诉对象在履行职责中,因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行政管理制度被投诉,经受理并调查属实的,即为有效投诉。投诉人对投诉对象提出投诉,由投诉对象对其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投诉对象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或过失,而投诉人又能出具确凿证据的,此投诉即可认定为

5、有效投诉。投诉对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即可认定为有效投诉:(一)第六条关于公务员在公共服务中不得有的行为:1.不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府有关规定办理行政审批事项;2.不按照所在政府工作部门公开办事事项的条件、程序、时限等为群众提供服务;3.不按照规范的服务用语和服务礼仪接待来访群众、接听咨询电话;4.不一次性将群众咨询事项中属于本职工作范围的有关办理程序、压滤机滤布厂家方法及相关手续等告知咨询人;5.不按照规定程序和规范的工作用语及工作礼仪执行公务;6.不答复群众反映的问题;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且在其职权范围内的前提下,不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6、;2.揽权诿责,以情代法,徇私枉法。(二)规定的情形之一的:1.拒绝、放弃、推诿、拖延履行行政职责;2.对符合规定条件的行政许可、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或虽依法、依规不予受理但却不告知理由;3.不依法严格履行行政监督职责;4.实施行政行为时,隐瞒、包庇、袒护、纵容或者不制止、不纠正违法行为;5.实施行政行为时,收受他人财物或为他人谋取利益;6.实施行政行为时,不按规定告知法定救济权利和途径;7.实施行政征收、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时,不出示行政执法证;8.实施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时,不使用专用执法文书或专用票据,不开具暂扣款物

7、收据或清单;9.实施招标、拍卖、考试等方式时,未严格履行职责、执行规程;10.违法违规委托中介机构或者其他组织代行行政管理职责;9.违法违规收取押金、保证金和许可费用及其他费用;10.未按时上缴或擅自开支规费收入、罚没款,或者使用、丢失、损毁行政执法所扣押的财物;11.指使、纵容、暗示行政执法组织滥用职权或者弄虚作假;14.符合听证条件,不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或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听证而不组织听证;15.不按规定受理对行政过错行为的投诉、检举、控告;16.对应当追究行政过错行为责任而不进行追究。(三)其他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行政管理制度,影响行政

8、效能和政府形象的行政行为。七、投诉处理经调查核实,对受到有效投诉的机关单位或工作人员,按下列办法处理:(一)依照、和等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