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在陶渊明隐逸主题作品中的真意

饮酒在陶渊明隐逸主题作品中的真意

ID:31183422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饮酒在陶渊明隐逸主题作品中的真意_第1页
饮酒在陶渊明隐逸主题作品中的真意_第2页
饮酒在陶渊明隐逸主题作品中的真意_第3页
饮酒在陶渊明隐逸主题作品中的真意_第4页
资源描述:

《饮酒在陶渊明隐逸主题作品中的真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饮酒在陶渊明隐逸主题作品中的真意  隐逸思想早在《庄子》中就有所体现。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大量隐逸主题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陶渊明大量描写隐逸生活和表现隐逸思想的作品,所以,钟嵘在《诗品》中说他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所谓“寄酒为迹”,即借诗酒寄意遣怀,抗衡浊世,求得自身人格的清高与自为。其很精辟地指出了陶渊明诗歌的一大特色。  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如《饮酒》其十九: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诗人感慨人生道路漫长遥远,自己在歧路暂停,然后选择了归隐田园这条道路,虽然没

2、有皇帝所赐的金帛,但浊酒一杯也是人生的乐事。其中透露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钟情与向往,对仕途的厌弃。  又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作者把自己比喻成误落尘网的“羁鸟”,终于冲出樊笼,重获自由,表现出自己回归田园的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透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4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彭泽县令后归田初所作,叙述了自己归田后的愉悦心情与人生乐趣。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描绘了

3、作者急不可待地回到可爱的家园,边饮酒边环视四周,闲视庭中的树木,扫视狭小的居室,自以为趣,又持鸠杖出外举首远望的情景。凸显了作者回到田园的惊讶、好奇心理,表现了他对这种自由闲适生活的热爱,对田园美好风光的热恋,从而揭露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与不满,具有反抗黑暗、不与统治阶级合作的积极意义。  陶渊明的归耕生活到后来愈加困苦潦倒,人口众多,灾祸频繁,家贫年衰。其《乞食》深刻地反映了这种面貌: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这首诗写于陶渊明生活艰辛到极点,他不得不以乞食为生,饥肠辘辘的他茫然四顾不知要去往何处,走着走着来到这个

4、庄子,叫开门,觉得难于启齿,幸好主人和气又善解人意,慷慨送他想要的各种东西,两人谈得非常投缘,不觉夕阳已下,于是举杯干了酒。虽然生活如此艰难,但仍未动摇诗人不返仕途的信念,表明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之情和对农人的感激之情。  二、对时政与现实的愤慨和鞭挞  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但他对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仍然抱以关心的态度,这种思想集中表现于《述酒》一篇:4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素砾?修渚,南岳无馀云。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以毒酒杀零陵王。这首诗以述酒为题,即记此事。

5、诗中更多地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用十分含蓄委婉的语言揭露当时的时政:晋元帝江左中兴,南渡后国事渐衰,江左气象萧瑟,可见气数已尽。刘裕由此逐渐发展,谋权篡位。想起恭帝,现在也只有灵坟。诗人因此流泪叹息,终夜不寐。反映了作者对时政的不满和对零陵王被杀的同情。所以,从这首诗中看出,诗人“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远离官场,但仍然心系国家安危,对时政耿耿于怀。  又如诗人逝世前不久作《挽歌诗》,其一写道:“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诗人在预想自己死后人殓的情形后,用这一幽默有趣的结尾,把他愤世嫉俗的感情表现得含蓄而轻松:世俗抹杀了人的本性,连他最大的爱好――饮酒也未满足。其二写道:“昔

6、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作者预想自己死后祭奠的情况而有所感想,承接第一首“饮酒不得足”的意脉,进一层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愤慨情愫。  三、借酒浇愁、避世,寻求解脱  酒虽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爱好,但其作用却是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现实,寻求精神解脱。正因如此,陶渊明对酒便更加重情。如其《杂诗》第二首: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4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日落西山,月出东岭,房中阵阵寒意,诗人满怀悲凄,彻夜无眠,他想讲话但又无人对言,只好举起酒杯,劝自己的影子一同饮酒。想到岁月已逝,壮志未酬,

7、内心又添阵阵凄凉。此诗透发出诗人才华受压抑、自身命运坎坷的深层苦闷,只好借酒浇愁,发泄心中的愤愤不平。  《饮酒》组诗之十三是一首涵意深刻的寓言诗: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诗人不随波逐流,对社会的黑暗有清醒的认识,为逃避政治祸患而酣饮。作者嘲讽醒者,赞扬醉者,强烈地表现了憎恶世俗社会的情感。说明他饮酒更多的是为了逃避现实,借酒来韬晦免祸的。  在陶渊明的许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