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8278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农村学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学校有效课堂活动的实践与反思 当下,农村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可谓“耳熟能详”,但反观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却发现仍有部分教师口头上是“新理念”,但行为上却是“旧方法”,或者是形式上的“新理念”。究其原因,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因素很多,但其核心是缺少对新理念内涵的深入解读,即是处于一种“有理念没概念”的层面。因此,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就要将“理念转化为概念,将概念转化为行为”。为达成这一目标,笔者近几年来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凸显的问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几种实践活动: 1.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
2、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力求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为此,学校教师可通过外出学习,参加省、地、市各级教学教研活动,暑期教师业务培训,学校教师业务自学和网上教学交流活动等各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的教师进行分类培训,由此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2.探索有效课堂的实施途径,力争使每堂课有效,做好四个“关注”。 (1)关注课堂新理念。课堂要遵循“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控制讲授时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鼓舞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乐学”、“会学”,让
3、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4 (2)关注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每个学生整节课都能够保持一种高昂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走进文本,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其问题意识;教师要走进学生,会倾听,会关注,会收集信息,并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及时准确地给予规范、科学、有效地指导;教师要关注差异,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课堂评价要多元化,语言要具有鼓励性、导向型。 (3)关注学生的学情。看教师是否已经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否善于进行学法指导。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必须批注;语文、英语朗读不少于10遍,其他学科不少于3~5遍;“读、画
4、、写、记、练、思”读书方法的运用;小组合作中的分工协作;个性差异的学生是否得到关注,“一帮一”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否恰当,等等。这样就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了解其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4)关注课堂学习效率。听课人员要在下课前5分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出题测试学生,得分率低于60%的课视为不合格课,教导处要对其进行跟踪听课指导,直至指导合格为止,且成绩计入《专任教师年度综合考核评估》的过程性评价中。实践证明,课堂评估有效地促进了有效课堂的构建,使课堂品质更加量化、透明,教师精心研究教法,研究学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注重“青蓝结对”活动,发挥学校骨
5、干教师的作用,以“一带一”、“一帮一”的活动方式对课堂的有效性进行了互动式交流,取长补短,从而发挥出课堂的最大效益。我们特别注重镇村学校的教育均衡问题,对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和教学效果不佳、学4科教师缺乏等问题进行认真地研导,采取帮扶的方法,从镇小抽调2名骨干教师和4名青年教师分别到农村学校支教,给村小倾注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生的教学力量,使上述问题得以较大程度地改观。 4.开展形式多样的有效课堂评价活动,我们采取了学校领导听课交流,“青蓝”师徒相互听课交流,新老教师相互听课交流,中心学校组织专班听新教师的课,组织“青年教师”有效课堂展示活动和全镇“有效课堂”竞赛活动等方式拓宽有效
6、课堂构建的途径,有力地加强了有效课堂的评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活动中,笔者发现随着有效课堂构建的一步步深入,教师课堂的有效性在不断增强,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随之提高。但不容质疑的是,我们在推进有效课堂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下面就此谈些个人体会和反思: 1.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只能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他们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保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学习是个人的行为,
7、也存在着局限性,而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就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知识是学生、教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注意课堂交流的多向性,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4 3.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的学生的个性差异,还有城乡学生的个性差异、家庭环境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差异,等等。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应看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