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ID:31182190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摘要: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更为重要,更能体现其优越性。在融合过程中应注意方法和方式。只有完美的教学融合,才能使教学改革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教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如同填鸭一般,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不能得到培养。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不能孤立地学习这门

2、课程,要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要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对教师则要求,除了自己运用信息技术外,还要指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完美融合。  一、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性4  语文学科的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资源的不断完善,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学生不但可以借助计算机阅读图、文、声、像并茂的电子读物,而且可以上网浏览丰富的百科知识,可以与各地的同学进行广泛的交流。因此,实现

3、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进行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  二、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可以把所要传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色、声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感官性极强。它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地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充分展现语文美的因素,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它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有利于创建“快乐”的学习氛围  教育研究心理学表明:学

4、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二)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4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即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

5、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老师讲解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兴趣盎然,图文结合的信息,合作交流的方法更使学生从网上获得了无穷的知识。  三、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方法  (一)借助声音和图像,美化文本诵读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月光曲》、《凡卡》、《猴王出世》、《将相和》,唐诗、宋词、《毛泽东诗词》、优美散文等等。对于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高质量的诵读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办法,比任何枯燥的空洞的分析解说要好得多。这时给文本配上合适的声音和图像会令意境全出

6、,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诗化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之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就会日渐提高。  (二)集合各种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研读文本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只有教师占有资料的统治局面,教师的资料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分享;学生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作家作品介绍,时代背景、写作情况,等等。不仅便利学生知人论世,加宽加深对作家的认识、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便利学生搞研究性的学习,还可以逐渐培养学生学做学问的良好习惯和善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三)通过多种艺术的联想和转换,激活学生的思维。4  语文主要凭借的是文字,而文字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以注意调动多

7、种艺术手段将文字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转换,更能显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一种秋天的思绪,马致远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文字来表达;那么多媒体可用一支乐曲、一幅图画等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动作小说家用文字来描绘;而多媒体可以直接地展现,这种多项的艺术联想与转换增设了教学情景,增添了教学效果。  四、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需要注意的几点  (一)信息技术是辅助工具  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