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82162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语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教学的效率成为广大教师、课改专家等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题材内容,更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故事引导教学、实践探究教学等方法,尽量少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这样才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实体验感悟、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师生共同建构等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逐步完善,教学的效率成为广大教师、课改专家等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评价指标不仅仅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学生在课堂
2、的学习中有没有兴趣、有没有收获。因此,课堂教学的效率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值得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深思。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和问题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正处于传统与创新的不断碰撞和融合阶段,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所呈现的面貌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沫飞溅、精疲力竭,学生在座位上听得寡然无味、头昏脑涨。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得尽心尽力,学生却学无所获或收获很少,这就属于一种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活动。5 通过对苏州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与教学现状调查统计,关于学生学习语
3、文的心理情况,有88%的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比较认真,但是对语文学习比较有兴趣的只有72%,对语文学习比较有兴趣的只有66%;关于课堂教学方式,有88%的学生喜欢相互提问、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方式,但77%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主要采用讲授法;关于学习小组的情况,仅12%有正式的学习小组,50%的学生属于独立学习。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现在大多数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比较喜欢合作、讨论等共同学习的方式,这就造成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导致虽然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但是兴趣和信心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是存在大量无
4、效或低效的教学现象,导致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费劲,但学习却没有有效的提高和发展,这种低效的教学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小学语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探求高效的教学实施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引导等方法推进有效教学策略,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5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不论教授的课型题材内容是何种类型,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灌输讲解,学生在这种机械被动的学习方式下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根据课堂题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颖巧妙的教学手段吸引学
5、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1.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技术方式,为学生提供更生动的学习情景、更丰富的知识视角,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如在学习《第一朵杏花》一文时,可能很多学生从来就没见过杏花,虽然文中有插图,但对于杏花的颜色、形状没有直观的认识,更不用说体会杏花开放时的感觉和心情。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大片杏花开放的图片、杏花开放的动画、杏花的全方位特写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杏花,更直接的体验杏花从花苞到怒放的过程,如有需要,还可以同
6、时配上优美的音乐。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还可以利用动画展现杏花的凋谢、冬天树叶凋零的画面,这与之前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产生心理的震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后还能主动去学习探究。 2.故事引导教学方法 大多数小学生对故事都感兴趣的,日常在家里都比较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对于合适的教学题材内容,以故事引导的方式引入,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5 如在学习《三顾茅庐》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小段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使用连环计火烧曹操百万大军的故事,引出本文的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等,之后可以向学生提问刘备怎样请到诸葛亮这
7、样足智多谋的军师,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然后抛开书本,直接给学生讲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大概的了解,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使学生对课文的大概内容有所了解,然后展开课文的学习就会有更好的课堂效果。 3.实践探究教学方法 俗话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教学题材内容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自己动手去实践、体验,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感受、体会给学生充分发挥见解的机会,教师在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