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222250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程洪伟(大名县黄金堤小学河北大名056900)【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把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二、注重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三、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关键词】认知水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能力提高开发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把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认为
2、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目标去设定我们一堂课的标准。但在预设目标的时候,不能机械地去套用标准。应该结合每堂课的具体内容,以过程与方法为主线,然后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在其中。三维目标不是三维分立,而是三维统一。当然,能力的目标、情感态度的目标,不是某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在每一节课中有机地渗透。现在常见的问题是,有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有些老师要求学生默读时,既没有明确的目标,又缺少方
3、法的指导。实际上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的学段,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明确的目标。教师应研读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提出适合的要求。教师要不断追求教育的合理性,常常追问自己“我这样安排教学符合课程标准吗?”“这样安排教学符合学生掌握知识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吗?”“这些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吗?”“我要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一S标?”等问题,并将这些观念运用到教学中去。1.注重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要深钻教材,把教材放到学生的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去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能力
4、的提高。要知道,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2.1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置疑。传统的教学设计,追求清一色的标准答案。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教学变成没问题,让学生“没问题”地走出教室。其实知识的价值就在于问题的存在,过去的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问题”。对于学生的置疑,老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做到“善于”提问。逐步培养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课堂提问是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活动,就教师
5、而言,应从教学0标出发,根据学生己有的知识与能力及心理素质水平,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寻求最佳答案,进而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就学生而言,应是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或课文疑惑之处提出问题,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师生共同探讨,进而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培养创新精神。教师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他们的心态和需要,不断改进教学,课堂上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来解决,不能解决的教师应通过梳理逐步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不让学生置疑,如何
6、引导学生置疑,看起来是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问题,其实是一个观念问题。这意味着教师应重新确立自己的课堂地位和工作角度;教师应开始退出课堂主角,而成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不仅应从问题开始,而II应以问题为终结。2.2课堂上还要注意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新课程提倡改变学习方式,提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课堂上既要冇动,还要有静,要动静结合,放收适度。动的吋候动而不乱,静的吋候不显得沉闷,做到动而有序,不燥不乱。只有
7、这样才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空间,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2.3实施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应是多元化的,而不要仅限于对朗读的评价上。要通过评价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提高朗读水平。评价吋不仅是评优劣,还应该评对事物是非观念的认识。仅停留在“你真棒!”“你不错!”“你真聪明!”的层次上是不行的,应分层次,重引导,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可采用生评生、生评师、师评生、竞赛评等。1.有效开发课程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动态的,备课时不仅要关注预设,还要关注生成,抓住课堂上即时
8、生成的东西作为课程资源。可以先组织学生通过自读、朗读、默读、同桌交流等多种方式,经历了由初步感知到整体感悟的过程。然后根据学生的冋答,随机点拨引导品读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认真研读,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用一句话写下自己感悟,并巧妙地引导加之适当的课件和音乐,促使学生在一次次的感情朗读和动手实践中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