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的创新发展

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的创新发展

ID:31176910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的创新发展_第1页
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的创新发展_第2页
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的创新发展_第3页
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的创新发展_第4页
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的创新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的创新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时期的创新发展  摘要: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灾区受灾程度及恢复状况各异。整体来说,灾区的重建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在国家大规模重建资金及社会无偿捐赠的拉动效应基本结束后,灾区的名胜改善和新一轮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脱离援建的灾区,能否发动“造血功能来自给自足”,能否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又是否能够继续维持生态文明稳步进步,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寻求创新发展路径。面对可能面临的新难题,灾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变原地起立为原地起跳、变输血为造血。  关键词:可持续;创新发展;灾后重建  中图

2、分类号:F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15-02  一、灾后重建成果  (一)灾后经济恢复与发展  四川省灾后经济恢复重建已经胜利完成。截至2013年,国家总体规划的近30000个项目已完工99%。省级规划重建的项目14000个也已基本完成,三年重建时期中全省142个受灾县用于恢复重建和发展重建的资金达到1.7万亿元。目前没有完工的极少数项目地方政府也在全力组织实施和加快推进[1]。灾区注重“结构大调整”:一大批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和产业集群崛起,一大批万亿产业带和千亿产业园区加速培

3、育,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新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7  (二)灾后生态恢复与发展  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创伤。灾区生态修复、环境治理对四川人民来说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在重建期间,四川各级林业、环境、农业等部门积极组织重建工作,在灾区实施大规模生态重建,恢复被破坏森林、花草等生态植被,完成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栖息地恢复,以及旅游景点也得到了修复发展,四川灾区生态开始恢复勃勃生机,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重现。北川、绵竹、什邡、青川以及映秀、水磨等38座崭新生态城镇在废墟上崛起。重建后的四川,

4、重现美丽自然风光。  二、灾后重建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灾区原有基础条件较差  灾区在灾前的经济基础就比较薄弱,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灾后重建时期更需要依靠自身基础进行自我供给和自主发展。在生产方式方面,四川地震灾区大部分县(市,区)以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许多地区才刚刚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在基础设施方面,交通、电力、水利等十分落后,人才和技工匮乏。在产业基础方面,大多数地区的产业发展落后,不足为产业重建提供物质支持,也不能通过简单恢复带动灾区经济振兴。此外,地震灾区地处于长江上游,高山峡谷多,地质灾害多,生态环境

5、非常脆弱。大地震发生后,不仅多年的生态建设成果毁于一旦,而且部分地区出现了更加恶化的状况,次生灾害隐患增多,使本来就非常稀缺的产业用地进一步减少,而且对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形成极大威胁[2]。  (二)灾区文化背景多元化7  灾区少数民族占得比重较大,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和主要的藏族聚居区之一。这就导致了灾区人民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习俗都要有本民族的特点,所以对灾区重建工作的认识也不相同,要在保证民族团结的情况下,整合各方面意见,照顾到民族背景文化,从灾区人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因地制宜的重建计划和未来发展战略,

6、还面临着很多困难。  (三)社会公共事业后续维护  灾区所建立的一系列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的维护也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灾区的管理能力和制度比较薄弱,缺乏技术人员,对一些设施的维修能力也较差。脱离国家的援助,灾区在公共事业独立维护还存在许多困难。灾区对医疗卫生、教育、市政设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等社会事业后续的运行和维护经费巨大,超出了财政能力范围,灾区可能陷入公共社会事业建成后不能正常运行的境地[3]。  (四)人员素质问题  灾区在震前文化和教育较之于四川其他地区就比较落后,社会精神风貌建设也不足,而在大地震后灾区人民也受

7、到了精神上的创伤,要进行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灾区人民的科学文化教育问题,让当地人民能在科学的指导下,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积极投入到重建工作中。着力于培养灾区的科学文化人才,使当地人民能够都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三、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一)政府全面统筹7  国家继续在各项政策上对灾区发展给予支持,建立长效援助机制,将现有对口援建变成长效对口帮扶,真正实现灾区从原地起立到原地起跳,援建输血变成帮扶造血,使我们的教育发展、招商引资、劳务及商品输出等方面能与建立对口帮扶的地区达成长效机制。国家继续结合相关政策充分

8、考虑帮助灾区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实际情况,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安排、主体功能区定位、区域政策、加速推进城镇化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倾斜[4]。财政方面,也应加大支持力度。可以对因灾重建住房的城乡居民延长贷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同时也应出台一些针对灾区的地区性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受灾最严重地区重新开始经济生产。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