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破坏.本文初步分析地震发震机制及其影响,同时对次生灾害、灾情进行初步的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作者:苏凤环韩用顺刘洪江SUFeng-huanHANYong-shunLIUHong-ji
2、ang作者单位:苏凤环,SUFeng-huan(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韩用顺,HANYong-shun(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汀潭,411201)刘洪江,LIUHong-jiang(中国科学院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云南,昆明,650223)刊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英文刊名:JOUR
3、NALOFYUNAN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年,卷(期):200840(5)分类号:P315.9关键词: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灾后重建科学问题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2 第2篇汶川地震早期军队救援医务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 〖预览〗摘要:重大自然灾害中的救援人员容易发生急性心理应激障碍(AcuteStessDisorder,ASD),其发生率高达30%~50%[1-3].本研究对汶川地震早期参加现场救治的军队医务人员进行调研,探讨其心理应激状况及相关因素.1对象与
4、方法1.1对象采用方便抽样,于汶川地震发生后1个月,对第三军医大学派出参加灾区现场救治的147名军队医务人员在救灾现场进行心理测评.均为首批进入汶川地震中心映秀镇的医务人员.年龄31~56岁,平均(37±5)岁;男122人,女25人;参与外科救治81人,内科治疗44人,医疗管理22人;83人曾参加过卫勤保障演习并在演习中承担医疗救治工作.李玲王延江于瑞英张猛邓娟李静周华东Author: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重庆,400042……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3 第3篇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
5、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预览〗摘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中段.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只发生过3次6~61/2级强震,而且其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以至于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发大地震,该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其成凶机制是什么?本文在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利用震前的GPS观测结果,试图对卜述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讨.结果表明,5.12汶川大地震足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一北川断裂突发错动的结果,地表上形成200多公里长的地表破裂带;灌县-江油断裂在地震中也发生了破裂,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
6、达60多公里.震前的GPS观测表明,横跨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滑动速率不超过~2mm/yr,单条断裂的活动速率不超过~1mm/yr,与地震地质研究结果和历史地震记录相一致.利用地震地质考察和地震波反演得到的最大同震位移可以获得相当于5.12汶川大地震的强震复发周期为2000~6000年.龙门山断裂带发育在破裂强度很大的变质杂岩体中,断裂带本身在剖面上呈犁形或铲形结构,有利于能量积累,形成破坏性巨大的地震.所以,5.12汶川大地震是一次低滑动速率、长复发周期和高破坏强度的巨大地震,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的地震类型.张培震[1] ……
7、 〔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