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6821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论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应用 【摘要】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必须在有效的目标指引下,经过学生亲历、内化、迁移的过程,要有生活中的亲历,活动中的亲历。但只有这些经历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将这些经历提炼、内化、概括,最后迁移到其他的数学活动和学习中去,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有创造性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活动;学生;活动经验 一、数学活动中对经验应有的关注及其意义分析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
2、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更是将之与双基并列,而形成四基,其重要意义在新课改中已彰显无疑。 可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在考试、高分、择校,以教学成绩来评价老师等原因的干扰下,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长期以来的基本特征,很少或基本不关心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又怎样去实现活动经验的教学。虽然课堂上也有一些操作与演示,但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一些浮华的形式主义做法,多是学生用眼“看”而非亲自动手去体验。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
3、过程,7忽略了让学生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忽略了学习经验的积累。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经验所替代,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相对单一而不足,学生体验数学本质、体会数学内涵的权利被忽视了。 更何况,学习经验在早先的联结主义理论中已突出其在学生学习认知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在试误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格式塔学派则认为学习需要在经验积累中建立“完形”,完成顿悟从而习得新认识。而无论是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还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理论,同样秉持着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恰当的联系才能建立起
4、新的认知结构完成新知识技能的摄取,而这个观点更体现经验积累运用及提升对学生学习发展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更不用说发展至现代的建构主义,其基本的学生观明确地强调了“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活动经验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开发积累及运用提升便成为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关于针对数学活动的经验的
5、具体内涵,《新课程标准》并未给予明确的阐释,代表性的观点:有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知识;有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个体的感受和体验;有认为数学活动经验是一种认识。可见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内涵丰富也很复杂的概念。 本人则倾向于数学经验是数学的感性体会,是在数学活动中积累个体感受,进而提升为个体对事物的一种认识。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7 二、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落实课标四基要求的重要体现,是提
6、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积累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学习的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离开了活动过程就难以形成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而活动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或老师课堂上设计的有目的性的活动。这些活动会提供一些生活经验,而这种积累是不自觉的、低效的,不能成为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助力。引导学生体验并且有意识地积累这些经验就成为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成数学经验 小学生学前就有一些粗浅的数学经验的积累,在日常玩的过程中知道了多与少、大与小、
7、长与短,他们跟着家长买东西时对人民币有了一些了解等等,这些认识是在生活中无意识、不正规、不系统的,有时还是模糊的。上小学时,教师要对小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加以利用、转化与提升。 如小孩子在儿童乐园里都有过平移与旋转的体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这些经历、体验来教学,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观察、感悟、理解平移与旋转的本质特点与区别。 (三)精心设计活动过程,让学生在亲历中积累 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课堂教学设计要有意识地设计相应的数学环节,要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不断经历、
8、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经验。7 低年级学生的经验积累极少,只有最为具象性的东西能让他们有明晰的印象,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经验的积累要建立在对具象性物体的联系上。如记住数字1~9的字形,要引导学生与具体事物的形状联系起来,如1像粉笔,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钩子,6像口哨,7像银助,8像葫芦,9像蝌蚪等。 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组织一个活动,老师拿两根筷子,抓在手上,让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