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6548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两次教学《认识厘米》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两次教学《认识厘米》的思考 《认识厘米》是长度单位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经安排学生学习了《统一长度单位》一课。“1厘米的表象如何更好地建立”讨论颇多,形成了一致的教学实施意见。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对于如何备课较之过去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一、第一次教学 (1)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通过故事引入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去量。(板书:长度单位) (2)观察操作,探究新知。①认识直尺。②认识1厘米。③认识几厘米,揭示几厘米和1厘米的关系。④用厘米量。 (3)巩固应用。①一场测
2、量比赛的情况报道。②量实物:选择你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它的长度。 …… 这是《认识厘米》的第一稿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后,我们组内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采用故事引入,大约用时6分钟,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而前一节课,已经让学生学习了《统一长度单位》一课,让学生感受过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里的故事引入还有必要吗?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再让学生去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吗?5 (2)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学生能在物体中抽取出长度是一条线这一概念吗?他
3、们拥有这样的能力了吗?我们整节课下来,有让学生感悟到什么是物体的长度了吗?再者,单位这个词语,学生从来没接触过,一板书出来他们理解吗?我们有给他们建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样的过程了吗? (3)认识1厘米,尺子上找,课件每个1厘米一段段弹跳着显示比较好,但只让学生说、看,就能很好地建立1厘米是一段的概念吗?还有没有更多地方让学生感悟到1厘米是一段呢?比起用小正方块等材料,用小棒比画,更能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是一段的概念,1厘米的小棒已经是一条段的感觉了,不需要学生再在实物上抽取出长度的感觉了。寻找生活中的1
4、厘米,还要带领学生抽取实物中“线性”的1厘米。 (4)让学生理解几厘米是“段”的延续(几个1厘米),只通过学生用眼观察就能建立地起来吗?这个环节的设计怎么更合理呢?另外,由1厘米到3厘米这样的认识梯度,层次还是偏高。 (5)用厘米测量的方法在教学1厘米时介入,还是几厘米时介入呢?课堂教学上来看,用厘米测量与认识厘米显得联系不够,有些脱节,是为了测量而教学测量的方法。 通过组内争鸣与深度研讨,最终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虽然上节课学习过,但本节课还是需要,时间上则要
5、减少,不是单纯地让学生重新建构,而是以回顾的目的为主。5 (2)生活中的长度单位并不是只有国际长度单位,一?、一块橡皮、一颗纽扣的宽度等都可以作为长度单位来使用,只是交流不够方便,因此,必须让学生感受1cm也同一?、一块橡皮一样,是我们全世界人们为了交流方便而规定的用来度量长度的单位。用1cm这个单位去度量的过程也应展示出来,而不仅仅只展示用直尺上抽象过了的1cm。 (3)对物体长度的感知,应该让学生突破由点到线,建立1厘米的“段”的概念。除了说,课件直观演示,用1cm小棒比以外,还应寻找更多的方式放
6、大每个小细节让学生建立1厘米这一“段”的概念。 (4)用厘米测量的方法的教学应该时刻渗透在认识厘米的各个环节中。 基于以上探讨,我们对上面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将教学设计细化为以下六个环节,并展开了说、描、画、比画等各种活动,通过类比和对比,使学生明晰1厘米是一个度量长度的单位,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二、第二次教学 (1)引出长度单位“厘米”。①描述蜡笔的长度中引出“单位”。②说明“厘米”是一个单位。③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2)感悟长度单位1厘米,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①(出示小木条)小
7、木片有多长,我们可以用什么做单位来量出它的长度呢?②我们以后测量物体的长度时,都带很多1厘米,边摆边数,你觉得怎样? (3)认识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①尺上找1厘米。②5借小棒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刚刚我们找的1厘米都是屏幕上放大了的1厘米,真的1厘米就在我们的小袋子中,把你认为大约是1厘米的那根小棒拿出来。③借食指的宽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④现在你能用手直接比画出1厘米吗?你是怎么比画的? (4)认识几厘米。①认识2厘米。②认识几厘米。 小结:有几个1厘米(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5)用
8、厘米测量,培养估测意识。①取出最长的小棒(5厘米),它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你是怎么估的?②那到底是几厘米呢,用尺子来量一量。③课件出示另外一种量法。(小棒对准尺子的2~7) 有个小朋友的尺子断了,你觉得尺子这样放能测量出小棒的长度吗? 明明小棒的右端对准7,怎么是5厘米呢?(课件演示:一段一段去量) (6)量实物。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可以独立量,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量。②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7)总结回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