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ID:3117606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1页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2页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3页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在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结果教学法被教师们普遍采用。这一模式看重的是英语书面表达的最终得分,这种评定方式忽略了写作的交际功能,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分析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并探讨对策,以期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对策  一、高中英语写作的现状  笔者对自己所教年段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后发现,78.5%的学生认为写作很难,81%的学生不满意自己现在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当前的写作教学。  为了了解英语教师的教学情况,我又对

2、同一年段的6位英语老师进行了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为:当前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你对写作教学的重视如何体现?你的写作教学是如何进行的?访谈结果表明,老师们一致认为写作教学相当重要,但是不满意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在写作教学的进行方面,老师们没有详细的计划,只在单元教学结束前,按照单元的写作作业内容,简单布置写作练习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在没有做具体指导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表达。  写作活动单一、枯燥机械的写作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写作训练的次数很多,教师的批改讲评也不少,但学生的写作能力却

3、没得到明显的提高,可以说“写得累,改得苦,效果差”。到后来学生、老师都“谈写色变”4:学生怕,因为写作难,写得不好;老师怕,因为批改难,花费时间长,但收效甚微。此外,教师普遍采用的是将全班学生习作收齐而统一进行批改的方式,其工作量之大,往往无法及时地进行批阅和反馈。另外,对习作的讲评时往往分析笼统或泛泛而谈,无法顾及到学生的个体需要。  二、高中英语写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究其根源,就在于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结果教学法”(product-focusedapproach)(转引自孙鲁华,2006

4、:62)。对教师和学生而言,看重的和在乎的都是最终的结果,即作文的得分。然而,学生的作文得分经常就是由教师从语言的角度进行主观评定的,这一评定方式从根本上讲忽略了写作的交际功能,写作成了学生的个体行为。这一教学方法,也直接导致了写作教学课堂活动部分的缺失,难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语言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写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process-focusedapproach)(转引自李森,2001:19)。过程教学法以交际理论(interactionisttheory)为

5、基础,提倡通过写作过程学习写作。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习写作。它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整个写作过程就是不断思考、不断发现的过程,写作者的观点及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形成、拓展、组合、修改,直至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国外,特别是在说英语的国家,在英语写作课堂中纷纷出现了“写作小组”、“协作写作”、“合作写作”4等,其性质是相同的,都是过程写作法。Daiute发现,合写是一种聪明的学习形式,因为在合写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分享他们如何写出好文章的方法及策略(O’Donnel

6、,1985)。学生在学习上互相督促和鼓励,强化了彼此在学业上的努力(Williams,2010)。而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动机等情感状态就如过滤器一样,对他们接受到的知识输入进行过滤,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吸收(Cook,2000)。  这一思想指导下,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笔者运用“写作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写作,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养成了倾听、交流、分享、互助和协作的意识,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将知识和技能融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中,达到了共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共同目标。小组成员为了实现

7、共同的小组目标,体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积极参与,展现自己,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能力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在合作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减少了以往的写作焦虑情绪,并且能从小组其他成员那里得到鼓励、得到启发。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写作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角色得到转变,教师不再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成为了指导者和引领者,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与学生共同探讨写作问题,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实验数据表明,合作学习写作策略能够提高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8、[1]CookV.Linguistics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O'DonnelAM&DansereauDE&RocklinT&LanbiotteJG&HythecheherVI&LarsonCO&Cooperative.“Writingdirecteffects4andtransfer.”W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