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诗眼”鉴赏六法

古诗“诗眼”鉴赏六法

ID:31174533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古诗“诗眼”鉴赏六法_第1页
古诗“诗眼”鉴赏六法_第2页
古诗“诗眼”鉴赏六法_第3页
古诗“诗眼”鉴赏六法_第4页
古诗“诗眼”鉴赏六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诗眼”鉴赏六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诗“诗眼”鉴赏六法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或一首诗主旨所在句,或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诗眼犹如人眼,最为生动传情,因而成为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如何鉴赏“诗眼”?笔者总结出以下六法。以“一字”或“一词”为眼,以“一句”或“一联”为眼,方法各有三。  一、从“诗题”上鉴赏“诗眼”  有的诗,诗题起到提示全诗中心的作用。通过“诗题”即可找到“诗眼”,并从这一“诗眼”中体会诗歌情感。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陆游的《书愤》:

2、“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夜雪楼船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首诗分别不着一个“怀”、“愤”,却字字含“怀”、“愤”,句句联“怀”、“愤”,因此标题上的“怀”、“愤”即为诗眼。  二、从词性角度鉴赏“诗眼”  1.实词锤炼之妙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动词、形容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自然成为锤炼字眼的重要对象。因而,动词、形容词做“诗眼”居多。著名的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宿”和“敲”字,“5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

3、“直”和“圆”字。  有时,数量词也可成为“诗眼”。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中的“一枝”。“一枝”为数量词,修饰梅。用“一枝”而不用“数枝”或“几枝”更能突出此梅先于百花而开,先于众梅而放,“一枝”先开,生机乍泻。“一枝”虽是数量词,但在表现“早梅”二字的命意上,却大有画龙点睛之效,传神点出了“早梅”的不凡神韵。  2.词类活用使词意丰富  有的诗因某些词的活用而色彩大增,鉴赏时不可忽略。如刘长卿《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颈联“岭猿同旦暮,江

4、柳共风烟”中的“同”、“共”二字,本为副词“一同”、“共同”,在这里都活用为动词,有“同度”和“共受”之意。新年中独在天涯且寄人篱下的作者只能朝夕与猿猴为伴,与杨柳同受风烟之苦,离愁别恨,孤境悲苦,跃然纸上。  3.虚词的妙用  古诗中虚词用得恰到好处时,可以使诗文气通畅,情韵倍增。例如刘?虚《阙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由”、“与”5二字为首联的诗眼。首联写诗人上山路上,一片白云缭绕,山路似乎已到尽头;路边青青的溪流潺?不绝,夹溪花木扶疏,仿佛春天就融化在这悠长的

5、溪流之中。这样,由云遮路尽的画面隔断,在溪流的延伸中重新得到铺展,入云深处的山路随之不断伸展,诗人眼前呈现的美景也不断出新。“由”、“与”二字,使诗句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效。  三、从修辞角度鉴赏“诗眼”  辞格本无高下之别,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就各种辞格相比较而言,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拟人。如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后两句中的“含”、“卧”为“诗眼”。写带雨芍药着一“含”字,无力蔷薇用一“卧”字,使“芍药”、“蔷薇”情态各异,姿态可掬:雨滴的芍药

6、花秋波荡漾、脉脉含情;而嬉戏力竭的蔷薇,则沐浴着晓光,静静地安眠,大展“睡美人”之玉姿。这样的诗句,真令人心旌摇荡、回味无穷。  此外,夸张、通感等手法,在锤炼诗眼时也常为诗人所瞩目,鉴赏时必须注意。  四、从传情达意角度鉴赏“诗眼”  有的“诗眼”直抒情意,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有的“诗眼”传情达意则委婉含蓄。  或借景。如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见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诗人用“满川风雨看潮生

7、”七个字传神画出了一幅雨水与潮水齐飞,春水共长天一色的喧腾动荡的“夜雨图”。但关键的是,读者从“满川风雨看潮生”中感受到诗人虽历经人生惊涛、宦海浮沉,即使忧愤深广,感慨万分,依然端坐岸边,在5“满川风雨”中“看潮生”的那种从容大气,那份胸襟气魄。  或借意象。如文天祥《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结句“化作啼鹃带血归”被认为是“有宋一代最具血性的声音”。它借助“啼鹃带血”这一意象,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誓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为后人谱

8、写了一曲永远鼓舞人心的悲壮之歌、正气之歌。  五、从意境上鉴赏“诗眼”  有的“诗眼”描绘出一幅美妙动人、启人遐想的生活画面。或情景交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