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探究

ID:3117436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探究_第1页
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探究_第2页
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探究_第3页
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探究_第4页
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改革,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模式也在逐渐转变,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重新的认识和定义,另一方面要求老师必须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上寻求转变,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机制。本文对新课程视野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探究,从中找到阅读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106-01  在新一轮的课改要求下,为了培训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语文阅读的情感需求,高中语文阅读新教学

2、模式已经逐渐应用到了广大高中语文教学中。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以及社会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新的阅读教学模式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优化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现状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思想,切切实实地做好学法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努力实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内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为什么读书这么重要?因为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习得语感,语感的获得就是读。“多读

3、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体现在教学法上,就是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阅读教学是中心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是衡量语文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但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少慢差费,大量的教师讲解代替了学生的阅读,一篇篇美文被肢解,这是何等的残酷。上海钱梦龙先生曾经讲过:“群不会读书的学生是不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体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水平。那么,不同的文体如何进行一群不会读书的学生是不可能

4、成为学习的主体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水平。那么,不同的文体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阅读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二、古诗词的阅读教学5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存这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古代诗词歌赋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无数名言佳句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教学古诗词,不仅是对古典文化的继承,也是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在具体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正确诵读。正确是说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读。诵读不同于背诵,诵读强调的是读,边读边理解,边理解边读。诵读的具体方

5、法有: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  三、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  中国古代文论家刘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用情写作,读者也要用情体会。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先让学生“披文”,与作者心灵沟通。第一,整体感知。通过预习,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体现出不同的见解,这样,不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把学生的思维激发起来,把学生兴趣引导到作品中去。第二,重点研读。作者

6、在写作中,往往会注重主次,突出重点。因此,在文本的关键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第三,疑难解决。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第四,课堂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吸收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形成语言表达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第五,小结拓展。小结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它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为后面拓展延伸奠定基础。第六,作业布置。教师要根据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求和训练的目的,考虑作业训练的有效性。  四、阅读教学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5。语文课堂也应是充满诗意、诗情

7、的课堂,这就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真情教学。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人,教师的语言要真正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传达的必须是内心最真挚的感情。教师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时候,必是最能打动学生的时候。二是激情教学口没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他的课堂也必将是寂寥荒芜的。三是诗情教学。只有诗情的语言才能营造诗意的课堂,时而豪迈,时而婉约,时而惊涛拍岸,时而细雨闲花……在知识经济成为发展大势,人才竞争成为焦点的时代潮流中,如何培养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人,成了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面临的挑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