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发散思维探讨

作文发散思维探讨

ID:31174046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作文发散思维探讨_第1页
作文发散思维探讨_第2页
作文发散思维探讨_第3页
作文发散思维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作文发散思维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文发散思维探讨  当今的教育提倡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其中之一的作文训练对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发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作文教学却是学生的软肋,甚至成为令学生最头痛的一件事。教学上认为很好学的作文,在学生这边变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这从实质上分析,就是学生思维的问题。作文的训练就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综合训练,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就能将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学生会自觉地开发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来创作文章。  通过

2、实验发现,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有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只是这种能力因人而异,强弱不同。而学生正处在思维还没有定式的阶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能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很快提升。但是,当今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任务艰巨且巨大,要通过有步骤的训练才能行。下面就是对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探索。  一、高中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  1.发散性思维的概念4  发散思维又被称为开放思维、辐射思维等,指的是大脑在思维时的一种扩散状的思维状态,是开放型、立体型思维的集合。很多心理学家表示,发散思维可以作为测定一个

3、人创造力的标志,它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点。  2.发散思维的特点和作用  发散思维的特点概括来讲有四点:①流畅性:指的就是思维观念更新快,能在短时间里适应并消化新的观念,主要体现在思维的速度和数量上。②变通性:变通性即指将固化的观念改变,通过新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主要反映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③独特性:它可以说是发散思维的最高境界,人们通过自己的独特性思维可以有不同于常人的思维能力。④多感官性:发散性思维可以运用多个感官来接收信息,通过多个感官快速地将思维加工。  发散思维的作用主要有三点:核心性作用、基础性作用、保障性作用。这些

4、作用都是发散性思维所特有的。  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方案  1.深入思考、开发多种思维角度  高中教师在作文的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发散自己的思维,要打破常规看问题,要有自己的创新性思维。生活中的经验融合自身的思维深度,写出的文章就会有思想、有深度,具有深刻性以及鲜明性、创造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汲取书4中的思想,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我国的经典书籍汗牛充栋,这些书中的精华是学生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古代先人们的经典作品。诗歌以及散文都是学生开发思维的有用工具,

5、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是先人们思维的集合,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事物的分析,都对我们的学生有启发意义。  2.立足现实的生活,结合高中的教材,挖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国外的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任何事物,都会有不为人发现的东西。这就是说,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思维就能看到不同的东西。高中的作文也一样,对于同一个作文题目,学生思考的方式和思维不同,写出的文章也不会相同。例如19世纪著名的画家莫奈总是用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思维来创作图画,尤其是发散性思维,使得他的画总是别具一格,最终自成一派,让世人铭记。发散性思维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苏轼的

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我们的高中生,在对待同一个作文题目时,就要将思维发散,不同的立意下就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时可以通过多角度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文章的立意,可以训练学生对约定俗成的成语、俗语进行创新解释……这些方法对于培养高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很有帮助,只有通过这些发散性思维才能让学生真正地领悟创新的意义。  3.发散性思维的训练4  现在的学生往往受父母的影响,对待一个问题会陷入到之前的一个熟悉的思维定式里,不知道创新,这样很容易随波逐流,不能写出令老师眼前一亮的好文章。为了不让学生形

7、成思维定势,教师就要通过课上的一些发散性的训练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是教师如何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呢?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训练既要合乎正常的思维方式,也要有点创新。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越来越趋向于对发散性思维的考察,这就在考验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创新性。任何的作文材料,都不会是只有一种立意,这就需要学生生的思维方式向着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立意,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