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

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

ID:31172750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_第1页
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_第2页
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_第3页
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_第4页
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  1976年,美国教育学家查理德?弗里曼出版了对过度教育研究有重要影响的著作―――《过度教育的美国人》。在书中,他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自此,过度教育的观念被引入到教育经济学的专业领域。自1976年至今,对过度教育的研究已经30多年,虽然国内外学界对过度教育概念的界定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宏观上指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力的需要而言出现了过度;微观上是指个人所拥有的教育和技能超过了工作的所需。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

2、展规划纲要(2010―1020)》中,强调当前要“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可见,我国目前的教育质量尤其是高等教育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不高,并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一)盲目的规模扩张是教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就当时教育环境而言,进行大规模扩招是不合时宜的。其时我国中等教育仍停留在为高考进行准备的应试教育阶段,教育和教学质量远未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种情况下的大规模扩招,直接导致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7  伴随着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另

3、一个问题就是高校办学的软件和硬件的发展跟不上扩张速度。马丁?特罗指出,美国是先准备好了大众化高等教育系统的组织和结构框架,再接受众多学生的注册入学,而我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这就导致当大批量的学生涌入高校时,高校感到应接不暇。同时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这种先天不足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从而影响高等教育质量。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被引入学校教育中,但这些新的教育技术并没有促进教育质量的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反而下降了。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教学内

4、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仍然是传统的理论灌输,实践性教学被弃之角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相当严重。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对过度教育的影响  (一)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使“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更加凸显  “失业现象严重”是过度教育最明显的表现特征之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并愈演愈烈。为何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就业难度增长得如此之快?根本原因在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进入高校的“门槛”降低,进

5、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激增,“穷国办大教育”7逐渐变成现实。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但另一方面也使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愈发引人关注。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办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能否胜任相应的工作?现实给了我们最直接、最真实的回答:自高校扩招至今,或多或少地存在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高校培养出的部分毕业生配不上“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称呼,高等教育质量下降引发了社会尤其是招聘单位的不信任,因此,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二)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使“人才高消费”现象更为突出  筛选假设理论

6、让我们很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筛选作用,也就是教育的信号作用。在当代社会,教育的信号作用表现为通过教育所取得的文凭。市场中信息沟通的不顺畅,招聘单位与应聘者的交流短暂而浅层次,并不能在面试的过程中得到关于应聘者更多的信息,同时由于高等教育质量下降而产生的不信任感,致使招聘单位出于企业整体利益的考虑,被迫以应聘者的学历和文凭作为其潜在发展能力的一个直观衡量标准。而招聘单位的要求作为就业者的一个指向标,他们的这一招聘标准,无疑会指引着就业者们盲目、片面地追求高学历,以满足招聘单位的“隐要求”,从而在就业竞争中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为应聘的成功增加筹码

7、。“考研热”就是这一思想在现实中活生生的体现。  (三)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造成了局部过度教育假象  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反映在工作上是指工作能力的下降。传统的“高文凭意味着高能力”7在现今情况下已不再适用。尤其在高校扩招这一形势下,鱼目混珠之辈大有人在。在大学期间真正认真学习、注重锻炼自身素质的毕业生,毕业后是可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而那些在毕业后没有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工作甚至是失业的毕业生,他们虽然也取得了大学文凭,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具有大学毕业生的水平,或者他们的能力是否真的与所取得的学位相称,这些是无法确定的。对于这一类毕业生,我们是无

8、法认为他们是过度教育了的,实际上,这是一种过度教育假象。  另外,所谓的能力,是内容多样化的一个概念。判断一个毕业生是否有能力,不能单单从学业成绩上加以判断,还要从其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加以认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