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2395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7
《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弱势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弱势与对策研究 摘要:就业与失业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一系列改革,大学生的数量还在逐年递增。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题,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当前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弱势问题:传统的性别形势的影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这一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弱势;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
2、96(2014)01-0138-03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年。而北京、广东等多地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均不足三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远甚于往年。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月度报告》分析显示,男性的毕业生相对于女性毕业生的签约率偏高,女性签约率占下风。不管是在车间还是办公室,男性毕业生占据岗位众多,从管理到员工,男性占据了70%,剩下30%为女性员工。工资待遇方面,男性平均工资在1900元以上,女性较偏低,在1600元左右。女大学生
3、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差已是个不容回避的事实。8 一、就业弱势群体及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界定 2002年3月,朱?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弱势”本身是个比较意义上的词,有强才有弱。就业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职业技能差、文化水平低,虽然都在积极寻找工作,但很难找到合适工作,即使就业也基本属于临时就业或弹性就业,就业质量低下,享受不到各种保险和有关福利待遇的人员。女大学生就业弱势是指由于外界和自身层面的原因,女大学生在就
4、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使她们成为了就业体系中的弱势群体。 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表现 (一)女大学生就业岗位层次低、职业选择范围狭小 从行业分布看,女大学生在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就业的比例超过男大学生,而在其他行业都处于弱势。从就业层次上看,对于同一层次的学校、同样的学历、同样的专业,女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往往要低于男大学生,工资水平也低于男生。女大学生担任企业高层管理者、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者的人数比男大学生的人数少得多,而担任教师与企业一般职员的比例则要远远高于男大学生。 (二)女大学生就业缺乏保障 政府部门为
5、了保障大学生就业,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政策是没有的。特别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关于公平就业环境方面的政策,使得“性别歧视”8一直无法解决。对于已经出台的就业保障政策,由于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衔接,甚至各项政策之间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保障就业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三)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遭遇性别歧视 用人单位认为招收女大学生承担的成本较高,需要支付女性在孕育生命期间的各种费用,所以很多招聘单位对女大学生实行非准入制度。因女大学生要怀孕、生育、负担家务,所以一些用人单位把招聘女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夸大,使女大学生失去
6、平等的就业机会。 三、导致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原因 (一)从社会角度分析 虽然我国《宪法》、《劳动法》等都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就业权利,但这些法律没有对招工单位的歧视行为做出惩罚规定,可操作性差。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男尊女卑”性别歧视依然根深蒂固。传统的性别歧视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人们总是低估女性的能力,用人单位对雇佣男性存在偏好,往往是从以前的经验得来的,劳动经济学将这种偏好称之为统计性歧视――因为观念、传统、文化因素而不知不觉产生的一种“偏好倾向”[2]。用
7、人单位更愿意接收男大学生,认为男大学生的能力相当更强。 (二)从学校角度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迅猛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跨国企业却是人才难求,高校招生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人才的脱节。近十年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而学生的初次就业率非但没有提升,反而仍保持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各高校都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许多高校还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8,由于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无论是工作方式还是从业人员素质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工作效果更是参差不齐。另外,学校也没有在女大学生权益保障方面有
8、特别的维护机制,这些都构造成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 (三)从女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 一些女大学生观念上受传统文化影响,仍未能走出“我不能”的阴影。她们常常抱怨传统文化的不公平,诅咒传统,据一所大学的调查表明,16%的女生认同“女研究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