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609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初中教学新课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教学新课改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方位的改革,是建国以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新课改对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课程从2003年下学期起全面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受到新课程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感到实施新课程压力大,困难多。 一关于课程实施与现行评价体制 新课程发展性评价体系重在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激励、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目前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对教学的评价仍是终结性评价――量性评价
2、,看重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选拔与甄别在评价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考取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人数的多少,决定着学校的声誉。这两种评价制的矛盾,不仅使实施新课程的教师无所适从,为了增加考取重点学校的人数,教学过程自然难免重蹈覆辙,穿新鞋,走老路。4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新课改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应有的重视,二是新课改人才培养模式与目前社会需求一时难相适应。要解决这一矛盾冲突,首先,要求学校管理层和教学一线的教师要更新观念,达成共识。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评价的的权力机关,其指导思想直接影响教育过程的实施:表面看教学改革是教育内部的事情,但其培养对象牵涉到社会各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从事教育改革的
3、教师则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不少教学经验卓著的教师实施新课改时遭到家长的责难而进退两难。因此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新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要像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样大力宣传新课程改革,全员更新观念,让全社会都来高度重视新课改、关心新课改,支持新课改。只有这样新课改才能顺利实施。其次,选拔与甄别在评价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是目前社会需求的实际问题所在。新课程从人的终生发展出发,注重长期效应。但目前受教育者的家长普遍急功近利,即送孩子上学就是为了考取一个好大学,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在这种社会需求状态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合为目标的新课程实施则困难重
4、重,教学改革只是一厢情愿。因此,新课改的实施还必须与其他的改革,如高考改革、用人制度的改革等配套进行。否则,新课改将难以推进,语文教学自然亦无法走出困境。 二关于新课改实施与教育现状4 新课改从转变教师的行为与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准确改革传统教育的弊端,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但这种改革与目前的教育现状存在矛盾。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从理论上说,是非常正确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目前教育现状,却难于实现。其一,班额人数过多。目前学校一般班额人数少则60人,多则70~80人
5、,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积累、智力类型、素质潜能等各不相同。在这种状态下,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及不同需求去组织、引导,让每个学生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其二,教学手段落后。目前绝大部分学校教学手段仍是黑板加粉笔,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尚未进入课堂。其三,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又进一步抬头。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学习积极性普遍受到影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任务艰巨。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减少班额人数。班额人数应控制在40人以下,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去组织、引导。其次,要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要进入教室、进入课堂;中学生要进行探究性学习,仅有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6、需要查阅各方面的资料,而中学生拥有的资料是非常有限的,且上级主管部门禁止给学生购买教辅资料,这就要求学校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图书资源、网络信息等。再次,为便于中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要改变现行班级管理办法,采用灵活的班级管理方式或根据学生个性分层编班管理。个性不同的学生都编在同一个班,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只有解决这一矛盾,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关于现行教材与学生实际4 现行使用的新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体系,从培养学生的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法入手,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但在使用过程中,与学生实际却存在一些矛盾。其一,新教材将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能力估计过
7、高。其二,现行教材重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教材编写有的只有探究过程而没有结论,有的只有结论而没有形成的原因,课后没有相关的练习,只有两个思考题。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学生购买教辅资料的情况下,学生对所学知识如何巩固,如何掌握基础知识?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建议教材的编写者要多下基层,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努力使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相吻合,编写与教材配套的必要的教辅资料。 新课程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