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ID:31166092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4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关键和核心。它具有多端、伸缩、新颖等特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注意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就这方面的一些浅见和做法,我来谈谈本人的一些认识。  一、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在些学生对于化学科的学习,因思维定势,思考问题的方法受到某些固定“模式”的束缚,对具体问题不加以深入分析,照抄答案,依葫芦画瓢,形成单纯模仿的不良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为一体,学会知识能力的迁移,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途径。这种训练

2、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形成应付千变万化的情况和解决“千姿百态”问题的良好思维基础。教师在进行逆向、变题、变式的训练的同时,教给学生类比或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联系和比较,从而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如在《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学习“二氧化碳的特性”(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我们可以有意将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做适当的变化,要求学生思考:“如何用不同的方法使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提示学过的几个用到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  ①5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人教版(2012年版)教材中的〔实验1―

3、1(4)〕。  ②用沾有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检验集气瓶是否盛满二氧化碳。  ③将澄清的石灰水滴入盛有二氧化碳的容器中振荡,如人教版(2012年版)教材中第一单元课题2中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步骤4。  ④将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时有二氧化碳产生的火焰上方,如人教版(2012年版)教材中的第一单元课题2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步骤2。  ⑤将石灰浆抹在墙上吸收二氧化碳。  再如,分析“C+CO22CO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单质碳在该反应中是否为还原剂”,对初中生而言,考虑上述问题比较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有关的诸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4、,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知识,一步一步地引入问题中,并紧紧抓住还原反应(即含氧化合物失氧)这一概念,将C+CO22CO这个反应变化为:  并与C+2CuO2Cu+CO2↑反应做对比,顺利地实现知识的垂直迁移。学生突破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只要通过类比,就很容易掌握解决其它类似问题。  类似上述只要“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问题的训练,步步深入、层层推进,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将所学知识迁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二、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从而加强知识间的联系。5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我只是对知识进行简单的传授

5、,仅从某一方面分析、讲解,对于习题的解答也只满足于寻找一个正确的解答过程。这一教学现象在不少教师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集中思维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如用不同的知识分析同一问题,既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由此思彼的良好品质,又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知识点结成知识网,使知识纵横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也有利于问题的变通,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十分有益。  这种训练可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使松散的知识条理化。如《水的组成》这一课题中只介绍了水的电解,而没有详细介绍水

6、的化学性质,教材中亦无其它篇幅专门讲解,只是第六、七、十单元涉及了一些,教师可启发学生以水为知识点展开讨论,归纳出水的下列性质:  ①酚酞、石蕊在水中溶解,分别形成无色溶液、紫色溶液。  ②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③水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能化合成对应的酸,如:CO2+H2O=H2CO3、SO2+H2O=H2SO3。  ④水与某些金属氧化物能化合成对应的碱,如:CaO+H2O==Ca(OH)2。  通过上面的训练,使知识向多方面扩散,这样重点突出,脉络清楚,又能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一题多解,促进思维发散5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有了一

7、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教师可用典型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强化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也可选择性地出一些多途径多结论的思考题,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广开学生的思路,同时也促使学生善于“求异”和习惯于“求异”。  如人教版(2012年版)教材中第八单元课题3后的习题4、5两题,对这两题的解答,既可直接用化学化学方程式求解,也可运用化学式,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的原理,从求铁元素的质量入手求得生铁的质量,这样通过两种不同方法的求解比较,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此外,类似用多种方法制取某种盐,或用多种方法鉴定(别)某种(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