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5609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高职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分析当今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从教学方法、考核手段和教材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倡导改革高职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手段及教材建设,以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促进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程序设计;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Explorationofteachingreformincomputerprogramdesigncourseofvocationalcolleges HuangJiaoqing (Minbe
2、i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Nanping,Fujian,China353000) 【Abstract】Analyzingtheteachingstatusquoofcomputerprogramdesigncourseinvocationalcolleges,thispaperelaboratesthethoughtofteachingreforminthiscoursebasedonteachingmethods,assessmentmethodsandtextbooks,etc..It
3、alsoadvocatestoreformtheabovetwomethodsandtextbooksofvocationalprogramdesigncoursetoimprovestudents’professionalabilityandpromotetheteachingdevelopmentofthevocationalprogramdesigncourse. 【KeyWords】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program4design,theteachingreform,profes
4、sionalability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2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教育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加强。 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1],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专业特别是程序设计方向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但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性、综合性等特点增加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的难度,也制约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发展。目前,我国各高
5、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步伐不一致,进入各院校的学生在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上也有较大差异。这些也加大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控制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进行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重要责任。 1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永恒不变的话题。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重要手段。随着高职教育的兴起及计算机科学的发展,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方法也要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高职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
6、门人才的需要。 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计算机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其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对于首次接触程序设计的高职学生来说其难度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4。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以下特点:(1)编程语言内容丰富,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容易遗忘,从而造成跟不上课程的进度而放弃的现象[2];(2)初学时不易理解,容易造成厌学情绪;(3)编程时语法严格,学生进行程序调试费时,经常造成实训时间不够用。针对以上特点,结合教育部提出的“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出高职程序设计课程教
7、学方法改革。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提倡采用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如系统化案例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和分层次教学法等。 1.1系统化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 程序设计课程的案例教学提倡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系统案例起导向作用。系统化的案例要尽可能多的涵盖课程的知识点。从知识目标
8、、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出发;以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基础思想,训练专业基本技能、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要确保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协同运作;通过多方位合作协同运作,体现教学方式的机动灵活性、教学效果的保障有效性和教学成果的实际应用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