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343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困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困惑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方法最为重要。现在普遍提倡运用的教学创新方法很多,而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这些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频率最多。这些方法确实可行,在教学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有一些未能解决的困惑问题,还需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寻求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困惑与解决 一、小学数学教学常使用的创新教学方法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
2、学中,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场景和交流的机会,还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参加数学的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多年来,在教改的大潮中,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学经验。这些好的教学经验,极大地推动着我国教育革命的蓬勃发展。现就下面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4 数学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以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对话表演、操作实验、多媒体投影等形式出现,然后让学生观察、操作、猜测、交流、质疑、发现和提出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必须以学生课前收集的大量信息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对收集的信息让学生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创设有价值的情境。例如,教学“利息的计算”时,上课时,教师出示一张定期存款单,让学生仔细观察,问学生看懂了什么,从而引出什么叫本金、什么叫利息、什么叫利率的概念。
4、继而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二)设问导读,启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分学段目标发展性领域中要求: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所以,数学教学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在生活、生产实际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依据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进行交流。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企业、乡村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企业、农村发生巨大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有关统计数据,
5、使学生知道生活和生产中经常用到百分数,激发学生学习百分数的欲望。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就能根据实际事例争先质疑问难,诸如会提出:“统计资料数据为什么要用百分数,而不用分数或小数?百分数为什么不带单位名称?”4等问题。从而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去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质疑、解疑过程中就会养成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意识,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以学生独立探究为基础,进行交流合作 解决数学问题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问题的解决。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组开展讨论、交流,然后由各
6、小组代表进行汇报。这样由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获取教科书中未能表达的知识层面。解决问题中的交流与合作不能流于形式,交流前要有明确的目标,讨论的问题要有思维的价值。另外,合作探索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探究为基础。当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科学的引导,可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也可以联系生活加以引导,千万不能教师代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 (四)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解决数学问题后,学生已经掌握了获取新知识的方法,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
7、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的现实中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不是单纯的做数学题,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做知识上的准备,让学生走出去搜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数学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教学中还有一些困惑需在实践中解决 (一)教学准备显得不够充分4 为了实现目标,教师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研究。但是,由于教学条件跟不上,配套教材的教具
8、也不多,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学生难于收集老师布置的材料。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在黑板上绘画,因而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教学效果。 (二)驾驭课堂能力显得不足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