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ID:31161684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_第1页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_第2页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_第3页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摘要:由于新课改步伐的加快,高中化学教学也紧跟改革的脚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就化学教学改革现状分析,化学教学模式仍有优化的空间。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学现状;对策研究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新课改理念已经深入到基层教育工作中,并且在最近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化学课强调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相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调整传统的理论教学时长与实践教学时长的比例,

2、从而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一、我国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研究  高中生已初步形成了自学能力,并且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使得高中生积累了较为丰富与全面的基础知识,再加上高中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新课改后高中化学教学分为选修与主修两部分教学内容,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理论知识,也可以学到实践知识,这种教学模式更贴近生活。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问题4  现阶段,

3、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仍以教师为主,但是开展教育工作的最基本目标是育人,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摆正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教师应以培养学生为基础,在课程改革时应更多地思考学生的需求,所以,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而不是强迫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国教师仍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很多教师的教学风格过于死板,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新课改后,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已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培养学生学习化学

4、的兴趣。在课程安排上,化学教学多偏向于理论课程教学,而缺少实践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没有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1.重视实践教学  制定化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了解化学原理,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育目标,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实践操作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应针对实践内容开展教学工作,在确保实验安全性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以有

5、趣的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促进实验效果,避免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仅停留于观察和有趣的表面。4  通过实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有趣的实验中获取所需的技能与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将化学课程的趣味性、创新性和科学性充分展现出来。  2.探究教学法  所谓的探究法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立情景,使学生可以找出设立情景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操作等方式获取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实现深化学生学习目标的目的。在化学教学

6、时应用探究教学法,可以强化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能促使学生主动求索未知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  力,在这些过程中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探究教学法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工作,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能够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学生在分析问题与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辨别事物对错的能力,全面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运用探究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7、,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总而言之,新时期化学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  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学生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从而将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教学方法选择出来,并且在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完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惠萍.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0(45).4  [2]马晓青.浅谈高中化学新课改下的探究性教学[J].数理化学习

8、,2010(9).  [3]刘卫平.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成功:教育,2009(1).  作者简介:夏亮亮(1985.7―),男,汉族,江西新建人,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江西南昌新建县第一中学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建县第一中学)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