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ID:3115842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_第1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_第2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_第3页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摘要: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样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体会到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的同时也达到了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发散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240-01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一种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就尤为

2、重要了。  发散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创造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了想象力就能联想到眼前所看不到的事物形象,能在固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元素。对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锻炼创造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之一。4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所有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作者通过观察日

3、常生活的基础上经过想象得来的。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学做品往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供其想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传神的描绘出作者笔下的形象,向学生传递出作者要表达的信息。指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探求作者的言外之意,领会文学艺术的魅力,使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绘画出作品中的人和景。进而达到对做品的欣赏和喜爱。如我在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就引导学生大胆想象送别的情形。这首诗以先清新明丽的写景,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渲染离别的气氛;再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惜别之情。我要求学生先在脑海中绘制出作者所描绘的景象:清晨,小雨乍停,道路显得洁净。而两旁的柳

4、树叶被小雨浸润出清脆本色,使客舍也有青青之色,景物晴朗明快,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通过这想象使学生如临其境。三四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当时作者的感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通过想象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景美情浓的意境,和作者达到共鸣。  在作文中更是如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动笔。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写《未来的生活》,《

5、二十岁的我》等作文,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的最好的锻炼。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我通常要采用的“头脑风暴”4。我经常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和激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问一答,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样的课堂往往死板,毫无兴趣可言,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了。采用“头脑风暴”要求教师不能呆板僵化,一个问题不能只有一个答案,在引导学生把握住正确的思路后,鼓励学生大胆将学生心中的想法说出,只要不违背总体的方向,而且能说明白道理,都可以被大家认同,而且被采纳,最后总结出

6、结论。这种方法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方法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按照不同角度去思考,学生可以在题目所蕴含的各种答案中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如针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教师可以提问:“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好在哪里?如果可以替换,你会用什么词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家共同分析,得出作者用词之妙。在作文中“头脑风暴”更是有效。如我要求写一篇关于家乡的风土人情的作文,题目是《家乡》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家乡可写的东西很多,如家乡的人,家乡的春天等等,学生的思路打开后,积极思考,思如泉涌。我引导他们抓住一个家乡的一个特点去写,学生们积极地搜集资料,写

7、出了满意的作文。通过这种锻炼,这样学生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思维模式。  总之,培养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样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体会到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的同时也达到了新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过去让学生围着课本和教学大纲转的被动局面,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使课程能够成为与学生个体经验相吻合、能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使每个学生争取到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4  [1]高小兵.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层次目标和教学过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

8、多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  [3]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在课堂中运用.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