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796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课前朗读:高效课堂的前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前朗读:高效课堂的前奏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些话都强调了“读”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学更加离不开有效的朗读,这往往比唱一首美妙的歌曲,跳一段婀娜的舞蹈来得更加美轮美奂,它能给课堂增添光彩,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所以我在每节语文课前,选择大声朗读这一环节来奏响课堂。 一、把朗读当成表情达意的手段 记得“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老先生也大声朗读着,他“微笑起来,而且把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
2、,拗过去”地读。那鼎沸的读书声和先生投入的诵读情境是令人神往的。 读书有很多种,默默地读,大声地读,快速地读,抑扬顿挫地读,不同的读法表达了读者不同的心情,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沉浸在其中,细细地朗读,不乏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 我们不可能返璞归真,回到私塾那种教学方式,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需要创新,把朗读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从文章的语言和内容出发,以“读”为中心,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认真读书,启发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感知,把无声的语言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在读中升华感情的
3、作用。 二、把朗读纳入有效教学的模式4 语文课前的朗读,朗读得好,它的感染力不亚于一片美丽的风景,不亚于一首动听的歌曲;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增强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一)养成课前朗读的习惯。下课了,学生像脱缰的野马,自由地驰骋在校园之间,兴致勃勃,活蹦乱跳,心绪不能平静,这是可以理解的。上课了,学生急匆匆地走进课堂,很难快速地把心收回到课堂中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有效地上好语文课,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
4、织者,向学生提出要求:每天的语文课,预备铃声响起,全班同学要回教室,在老师要正式上语文课的前五分钟里,在领读人员的组织下,认真地大声朗读。当教室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时,学生就会不约而同地快速进教室,秩序井然,平时动作拖拉的学生也加快了脚步,自觉地拿出语文课本出来朗读。久而久之,这种做法成了习惯,既能调整好心态,又能让学生表达情感,欣赏美文,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放松的机会。 (二)充实课前朗读的内容。要想有效地操作课前朗读这一活动,选择学生喜爱的读书内容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选择课文中值得一读的散文、诗歌等,也可选择课外的优
5、秀作文、美文欣赏、学生佳作等。 1.课文内容。朗读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在教学之前,我都要让学生认真地朗读课文几遍,理清课文的内容,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写作意图,特别是古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朗读,多读几遍,熟能成诵,“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尔自知”4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做到了这点相当于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到教师真正讲解课文时,学生听课效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 2.课外佳作。读书离不开提高,光局限在书本也不行,平时多读一些意境较美的美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让学生在优
6、美的散文和诗歌中遨游,把学生带入佳境,身心愉悦了,心态平和了,会明事理了。同时学生也可以读其他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相互切磋,共找优缺点,从而达到一同进步的效果。 (三)完善课前朗读的组织。要想有朗读的效果,妥善的组织、形式的多样也很重要,我们可以推荐几名组织能力不错的、乐于表现自己的领读人员,一周一次,男女分配。同时也要有适当的监督人员,在朗读的过程中有巡视,并督促学生要用饱满的热情去积极参与其中。领读人员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积极组织朗读,虚心听取同学反馈的朗读信息,征求老师的意见,并灵活根据语文教学的进度
7、等情况适当调整朗读内容和方法。也可适当做一些形式上的变化,如分组读,男女交叉读、齐读、散读等,变化形式主要是为了防止学生产生疲劳感,增加他们的新鲜度,这样便于学生思想精神的集中,收到好的成效。4 (四)做好课前朗读的示范。要想让学生能积极有效地投入朗读,一个重要的环节绝对不能少,那就是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与学生一起读,当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深情地朗读课文时,学生自然会被感染,从而潜移默化地带领学生走入佳境。此外,教师也不能忘了示范朗读,单独表现,以各种方式呈献给学生,这时教师就是标准模板,吐字清晰,发音正确,注意停顿、重
8、音、语调和语速。教师语调上的升降起伏、语音上的抑扬顿挫,感染着学生如天马行空、赤雁飞翔,这样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的写作意图,陶冶学生的情操,引起学生的共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妨尝试一下,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沉淀思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