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科学元素于课间文化

融科学元素于课间文化

ID:3115682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融科学元素于课间文化_第1页
融科学元素于课间文化_第2页
融科学元素于课间文化_第3页
融科学元素于课间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融科学元素于课间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融科学元素于课间文化  学生在课间的游戏活动中折射出的文化气息,我们称之为“课间文化”。课间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是学生益身修心、学习思考、动手动脑的天地。  一、课间走进生物角  在校园里设置班级生物角,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动物、植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和人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培养儿童珍爱生命、保护动植物的情感、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亲身观察验证,知道一些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体验生命的奇妙神圣。如饲养常见的鱼类,也可以饲养乌龟或蜗牛,以及一些小昆虫;在教室门前的阳台上摆放各种花花草草,种植一些小果蔬等。  教师日记:  从3月底开始,各班都陆续建立了

2、“生物角”、“绿意角”,可谓品种丰富,艳丽多姿。既美化了环境,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和技能。4  学校发起这项活动的初衷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而考虑。因此号召我们班的每位同学和家长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亲近动植物,培养爱心。我自己身先士卒买来2只小乌龟放在教室里,立刻先后得到6位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买来了大大小小的盆栽植物和小动物,我们的?生物角立刻琳琅满目:有杜鹃、常春藤、凤梨;有娃娃鱼、小蝌蚪、乌龟;还有一些观赏的小盆景和吊兰,嗬!好不丰富!  “生物角”初具规模,还不够啊。植物的名称也得让学生也知道。所以接着各种动植物都分别被贴上标

3、签。带着学生在那认啊,读啊,记住它们的名字。  光会看,还体现不出生物角的作用来,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才是“生物角”的真正意义所在。给每位同学都安排了专门负责的动物或植物(以所有人为主),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土质、水质),定期浇水和换水,不但是提供者还是养护者,明确自己的职责,学习管理的技能,两人一组,互帮互学,互相提醒,锻炼了动手能力,效果显著。  最后想到的才是美化环境。把动植物分开摆放,合理排序,冠以“生物角”美名,再加上适当的装饰和美化,一个美丽而又生机的“生物角”赫然出现在眼前!同学们下课后,惊奇地叫起来――生物角好漂亮!  我们的生物角还摆放着我们自己亲手种植的牵牛

4、花和向日葵,期待着它们发芽、开花,在同学们的精心护理下茁壮、健康地成长!  二、课间开展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学生对此充满兴趣。如“飞舞的小纸片”,“浮起来的鸡蛋”,“筷子的神力”,“带电的报纸”,“会跳舞的小钉子”……由于小实验需要准备相关的器材,所以研究中确定每周二为“科学小实验日”,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准备,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每个年级配有专用的课间实验室,由科学教师指导,有序开展。为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科学的原理。科学小实验着眼于它的“小”,它适合学生在10―420分钟的课间开展,既能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

5、又愉悦了学生的身心。  三、课间关注气象信息  走进气象站,关注天气,让学生们了解掌握了许多气象小常识,懂得气象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密切关系,提高了小学生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四方面特征(风力风向、气温、雨量和云量)描述天气。课间,引导学生走进校园气象站,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气象观测,学会用规范的形式进行记录。既丰富了课间生活,又为其他学生提供了气象信息。  学生气象播报:  11月27日星期二多云转晴(图标)  4―6度偏北风三级  温馨小提示:今天天气温度较低,请同学们注意防寒保暖。  四(16)班潘秋实同学播报  四、课间科学小制作  科技小

6、制作的特点在于结构简单、材料好找、加工容易、花钱少、能够独立完成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学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教师利用课间启发学生,创作出质量较高的小制作。主要有下列几种形式:①教师介绍一种小制作的方法和科学道理,并用实物演示,引起学生兴趣,学生根据这个道理自己去创新制作。如“小鸡吃米”“小猫钓鱼”等。②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③专题科技制作竞赛。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专题要求,各班学生人人设计制作。4  实践证明,课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设计制作多种多样,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以上课间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引领,是一种提升。科学

7、元素渗透于课间活动,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将其引向科学的道路。  【作者单位: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江苏】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