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407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议《学记》中的教学启发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学记》中的教学启发艺术 摘要:《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是我国古代教育先贤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人类文化的瑰宝。它包含了许多有益经验和独到见解,其中论述的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即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学记》;教学启发艺术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它篇幅虽短,但内容却极其丰富。文中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校制度、视导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致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阐述。本文仅就《学记》中
2、关于教学启发艺术的思想作简要分析。 一、《学记》中教学启发艺术的涵义 《学记》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1]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道而弗牵,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强而弗抑,学习起来才感到轻快;开而弗达,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愉快、又能独立思考,这就叫做善于启发诱导。5 由上可见,《学记》的教学启发艺术具有以下特点:(1)对教
3、师启发艺术提出三条纲领性要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明确地倡导"道"、"强"、"开",而不取"牵"、"抑"、"达"。前者是积极启发,后者则是消极注入。(2)提出的三条纲领性要求都有理论依据。因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说明教师善教直接影响到学生乐学。(3)明确了衡量和评价教学启发艺术效果的指标。"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也就是说只有做到了师生关系融洽、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才可以称得上是高超的教学启发艺术。(4)是对孔子的教学启发艺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者相互补充、相映生辉,
4、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教学启发艺术的经典论述。 二、《学记》中教学启发艺术的基本要求 教师在运用教学启发艺术应当注意哪些基本要求?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启发效果?怎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热爱思维的品质?这些都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1、对注入式教学的批判 注入式是与启发式相对立的一种教学思想,《学记》中对注入式教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指出注入式
5、教学,教师总是照本宣科,令学生死读死记,上课满堂灌,急于赶进度,违背教学原则;对学生"不顾其安"、"不由其诚"、"不尽其材"5;不考虑学生能否巩固,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不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出要求也不从学生实际出发。这种注入式教学的结果是使学生"隐其学"、"疾其师"、"苦其难"、"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即学生厌恶学习,埋怨老师,视学习为畏途,即使勉强结了业,学的东西也会很快忘掉。叶圣陶先生在《答林适存》中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知,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 2、启
6、发思维应成为教学启发艺术的核心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德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2]所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就成为教师教学启发艺术的主旋律,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思维,即把如何思维的方法授予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了有关的科学思维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多其讯言",教师启发思维才不是一句大空话。正如赞科夫所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启发学生思维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如形象
7、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做到"顾其安"、"尽其材"。 3、问题性教学是教学启发艺术的有效手段 长期以来,教学中盛行"呻其占毕"5、"独白式"讲授,其实质是"话语霸权",教师的任务就是似乎是把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在存在主义哲学家那里,"对话"被赋予了"存在论"的意义,认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话"的关系。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我--你"的对话关系构成了人的本质。亦即"我--你"的主体间共同参与并相互影响以至相互
8、造就,使对方的存在成为自我存在的前提。若教师总是站在发言席上,总是表现出比学生懂得更多的行为,那么学生的被动角色就被确定了。出于一种对权威的相信和权威对自己被相信的需要,老师似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