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3440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贴近生活教学,激发学习兴趣;适时适当鼓励,培养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具,调动学习兴趣;情境案例教学,引导学习兴趣,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授课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课程产生兴趣时,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我们,在面对新课改挑战的同时,怎样才能发掘数学的乐趣,营造课堂活跃的气氛,让学
2、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呢? 一、巧设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4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而巧设导语,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果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授课的时
3、候,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首先,设置下列问题: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在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轻松地进入正文的学习当中,最终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要使学生学好知识,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要关心后进生。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难处,掌握其心理,对
4、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热情帮助。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教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好知识的基础。只要我们用赤诚的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真心地关爱学生,蹲下来“看”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同时教师应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要用自己的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
5、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三、运用辅助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4 在日常教学中,有条件的要使用多媒体或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式特点,能充分展示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若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改变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
6、实践操作,科学地理解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条件不成熟的学校,就要教师自制教具,如:在讲授“蚂蚁怎样走最近”这一课时,可以利用粉笔盒作为教具,把粉笔盒沿着3个不同的方向展开,就能得到三种不同的走法,然后通过计算、比较,就能得到最短距离。可设计两幅图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面积,观察它们的大小,并议一议、谈一谈,使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到底谁说的算,学生急于找到答案。这样,造成人人渴望解开奥秘的心理
7、状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兴趣。 四、讲述数学故事,培养兴趣4 数学史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会枯燥乏味了。实践表明,学生都喜欢听有趣的故事,尤其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与当天学习内容有关的数学小故事,可以使他们对所学习的内容留下更加深刻、具体的印象。因此,教师结合教材,在教学上适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趣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讲解极限时讲一下刘徽的割圆术;在讲解数列求和时,讲一下高斯小时候的故事等等。通过这些小故事,不
8、仅可用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且还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今后在学习中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明建.关于学生数学学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