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48725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6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真正“动”起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中真正“动”起来国家教委新颁布的《课程计划》中明文规定:“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与学科相辅相成”。它打破了我国过去以学科为主单一课程体系,把活动课正式列入了课程。活动课活动的时间、场所的安排、活动的项目内容、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目的要求都有别于学科的课堂教学。它具有趣味性、弹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数学课堂教学有益扩展和延伸,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用数学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活动课特点,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谈谈
2、我是如何通过“动”重视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的。一、活动课中的“动”要有针对性1、小学低年级段数学活动课的“动”,侧重于通过直观形象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中应该从知识趣味性入手,把知识寓于有趣的活动、游戏之中,让每位同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愉快的活动。2、中年级的“动”,从直观形象的“动”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活动过渡。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特点。如果小学生思维只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上,会削弱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因此,在中年级活动课教学
3、中,从直观形象的“动”转向重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活动。3、高年级活动课的“动”,则侧重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活动,由于高年级学生抽象逻辑思维仍须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教师还要适当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抽象思维活动。但我认为只能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而不能依赖,高年级活动课教学中更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二、数学活动课中的“动”要有动感性1、选择可操作的内容。操作能使静的知识通过动来表现出来,学生学起来感到轻松愉快,是选择教学内容应考虑的一方面。低段可选择通过观察后,动手操作,让学生涂涂画画的教学内容;高段可选择一
4、些先通过学生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再结合实际操作来完成的内容。2、选择可“迁移”知识内容。迁移就是在学生原有认识结构基础上,利用新旧知识之间内在联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迁移过程是一种动态过程,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到这一点,在活动课教学中能重视到知识之间的转化意识,提高思维品质中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在新的具体情境及各种实际环境中灵活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力。3、选择有“思考”价值知识内容。数学活动课有相当大块内容应该是有关训练学生思维的知识内容,有了这块内容,一方面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培养和检4、
5、选择“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内容。归根到底,学生学习数学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实际中数学问题,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能力强弱又与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强弱有直接联系,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到这些知识的选择,让学生在活动课活动中开拓思维活动的范围,提高思维创造性,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数学活动中的“动”要有参与性1、组织教学活动,要善于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活动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喜好以及学习生活的环境等实际情景作适当选择,如了解古代、近代和现代数学家的贡献,可采用故事会;找规律、填
6、数、猜数等可以采用游戏形式;了解身边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可采用实地测量、参观等多种形式。此外,还可以进行演示实验、小制作、开设“数学游园”和“数学警察局”等等活动。2、引发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在数学活动课中,尤其是涉及知识起始内容,我尽量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演算等途径中,充分运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四、数学活动课中的“动”要有过程性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大多是前人经过长期劳动探索得到的。如果教师只把这些表态的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学生的智力得不到应有
7、的开发,造成学生变成知识的接收器,而成不了知识的发射器。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获取知识是一种动态思维过程,然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知识的起源、变化、与旧知识联系与区别,解决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7解知识发展延伸,获取新的知识。重视了思维过程,可以避开学生被动地"要我学会”,成为主动地或“想学会”、“我需要学会”。有人根据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外部活动与内部思维活动表现,划分成四种情况:①内静外静;②内静外动;③内动外动;④内动外静。根据活动课特点,我认为活动中出现内静外静是最糟糕的一种,这时学生的外部表现和内部思维活动均处
8、于静止状态。而内动外动则可以算是良好的一种,(尽管内动外静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思维,也被多数教师认为是发展思维的最佳状态),因为活动课中学生内部思维活动往往伴随着外部语言、动作等反映出来,也有利于教师通过观察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