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4744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76-01 《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中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学数学教师应积极、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在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观。 1.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有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
2、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树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也既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问题解决,也要关注数学思考过程。也既将结果和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巧设问题的情景,科学引导4 常言道:"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在教学新知识前,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
3、段,揭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例如:在教学"黄金分割"前,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主持人主持节目时,站在舞台什么位置,才会让人感到更舒适,有美感?这样的事情,如何用数学的知识解释呢?"学生们会对这些与生活相关的事情感到很有兴趣,并有欲望想去了解,于是教师可以用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到新知识学习。当然,在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
4、题。 3.调动学生积极性4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
5、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4.把数学实际问题生活化、具体化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教师也要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有"听"的技能。"说"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对数学中的概念能够作出解释,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向教师提出问题,使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读"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也是为今
6、后"说"的技能打基础。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课外资料,既能丰富知识面,又能养成自学的习惯,从而增强学习的独立性。"写"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学以致用"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新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很多内容都是以艺术化的形式再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 5.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4 教学改革的宗旨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排斥教师讲,而是主张教师"精要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体性,创造性
7、地讲,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和学生两者如何融洽地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己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结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堂上教师要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一切努力,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一切参与活动,肯定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积极实践得出的一切结论,肯定赞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创新、发现的行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